甚至,就算是马谡告诉吴王:他就是意在江陵,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吴军要做的,就是立即后撤,跑出魏军的包围圈。
当然,理是这个理,话却不能这么的说。
汉使自然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候掉链子,当即也是无视了那声音,继续对吴王道:“我家将军说了,若是吴王和诸位将军不信,自可派兵前往云杜城一看,此时的云杜城,恐怕应该已经出现魏军踪迹了。”
应该说,汉使的应对也是很巧妙的,并没有陷入自证陷阱,反而跳出了汉军是否有意染指荆州这个充满陷阱的问题,直指问题的根本——吴军和孙权的生死存亡问题。
在生死面前,汉军的意图还重要吗?
当然不重要了,这也算是汉使的一种回应吧。
而听着汉使的回答,一众的吴军将领都明白,汉军这不是在胡说八道,而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没办法,云杜城这个位置太重要了。
而且,若不是对荆州战局有着充分的理解的话,汉使也根本不可能说出云杜城这个名字来。
按理来说,汉使都已经把话说得这么透彻了,是战是留,也就是吴王自己去决定的事情了。
可偏偏,吴王还是不愿承认这铁一般事实的危机。
不甘心的吴王甚至想要扳回一城,怒而喊道:“云杜城内,有我精锐三千,魏军想要攻破,恐怕也不易吧!”
听着吴王的咆哮,汉使倒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攻不攻得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朝我吵吵啥,关我啥事呢!该说的我都已经说完了。
微微酝酿下语言,汉使也是微微躬身,道:“吴王陛下,云杜城是否会有魏军,能不能被魏军占领,王上派兵一探便知,不过我家将军说了,此时撤离,或还可得以全身而退,若是再晚了,恐怕......”
“如何区处,还请陛下自酌之,外臣告退。”说完,汉使对着吴王孙权便又是一个躬身,随即便是缓缓离开了营帐。
是的,汉使说完话,就走了,走了,他走了!
汉使的行为根本不给吴王孙权再度反驳的机会,简直是要把吴王给气疯了。
不过想想也对,走不走,那是吴军自己的事情,人家出于好心地来告诉自己,自己不听也就算了,还质疑他?
这着实是有些没有道理的。
想及此处,吴王也只能颓然地坐下,随即看向在场的众将,问道:“诸君以为,汉使之言如何?我军是否应该撤退?”
“汉军之言尚不足为信也。”
“汉军将魏军关门之点都已经说了出来,如何还能有假。”
“然也,一旦云杜城失,我军后果不堪设想也。”
“有江陵城在,便是云杜失了又有何关系。”
“江陵城,江陵城内有我大军粮秣吗?即便有,又能供应多久?”
“万一魏军见我军不归,直接进攻武昌,我军又该如何哉?”
“而且,江陵城,你想要攻下江陵城,还不知要等多久呢!”
......
闻言,吴军的将领们也是飞快地讨论了起来。
应该说,吴军将领内部持两种意见的都各自有人,但很显然,随着辩论的继续,坚持要撤离的吴军将领们也是终于渐渐占领了优势。
而随着陆逊的缓缓起身,算是直接杀死了比赛。
“禀我王。”陆逊缓缓而道:“江陵城,我们还有一万次的机会拿回来,可若是真的被魏军堵住了云杜,此地的吴军主力尽成齑粉,便是十数载,我东吴也未必缓的过来!还请我王三思之。”
陆逊说的是吴军主力,但实际上,陆逊说的就是:吴王你只有一条命,不能赌。
孙权自然立即会意,为了自己的小命考虑,孙权在思考了良久之后,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一切就如大都督所言吧。”
好吧,撤退又成了大都督陆逊的所言了。
若是真的发现云杜城已经被侵扰,那自然是孙权自己处置果断;若是云杜城并没有出现意外,那这擅自离营的罪名就是陆逊的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