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前线的消息传回成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不仅如此,各地消息传回的速度还不一样,这就导致在成都的丞相难以把控全局,也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就如现在,只接收到魏军在关中撤退的信息,丞相只能凭借经验,对战局做出一定的猜测。
虽然大体上,丞相也是将目光锁定在了荆州方向。
但到底是吴军出兵与魏军打得如火如荼,迫使魏军撤离,
还是魏军一开始就是为了钓出吴军,如今行动成功,关中的魏军自然而退;
又或者是吴军和魏军一起有着什么样的阴谋?
在没有得到荆州前线,也就是马谡的汇报之前,丞相几乎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也是丞相采取守势而必然得到的结果。
当然,这倒并不是说丞相的战略有什么问题,而应该说,这是成都的问题。
确切地说,是随着大汉疆域的不断扩大,成都已经不再核实大汉都城。
因为蜀道的艰难加上高耸入云的山峦,不管是人员还是信鸽,都极难通过。
消息的滞后,几乎是必然。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极其考验前线的各位主将的能力了。
尤其是马谡的方向,毕竟,现在的马谡,几乎是唯一一个知道曹魏和东吴在搞什么东西的汉军将领了。
是的,在收到魏延转述的关中情报的同时,马谡也是接到了吴军围困江陵城的讯息。
其实在关中情报到来之前,马谡就已经对吴军的到来有所怀疑。
没办法,吴军这一路的进军,实在是太过顺利。
要知道,此时的曹魏可没有傅士仁的存在,而从江夏到江陵城之间,期间起码也有数百里的距离,其中更有城池数座。
吴军怎么可能在曹魏境内如入无人之境般的,将十数万大军直接开进江陵城附近。
只有一种可能——曹魏在请君入瓮。
故意地让开大道,让吴军得以长驱直入,然后再来一招关门打狗,将吴国大军彻底地留在荆州大地。
随着关中的情报到来,也正好佐证了马谡的猜测。
关中的进攻,看似在进攻蜀汉的地盘,实际上却是在钓东吴这条大鱼。
眼见着东吴的大军已经上钩,魏军当然要收回鱼饵,同时也可以集中更多的兵力,对吴军进行围剿。
也只有这样的情况,才能完美地说明此时的情况。
而随着马谡对战场态势做出了最终的判断,一个问题抉择也随即摆在了马谡的面前——这东吴的大军救还是不救。
说实话,马谡是真的不想救。
不说其他的,就单是看在眼前关兴的面子上,这群东吴鼠辈就根本不值得救援。
可问题是,根据情报,这次的吴军可是孙权亲自领兵出战。
吴军可以战败,但孙权可不能死在了荆州啊。
就如当年的赤壁之战,曹操可以输,却不能死。
一旦曹操死了,北方势必大乱,东吴便可趁势一举北上,也就再没有了皇叔的机会了;
同样,此时的孙权若是死在了荆州,孙家也根本没有能顶的上来的,东吴势必四分五裂。
曹魏大军又占据着扬州和荆州,几乎将蜀汉与东吴之地完全隔离开来。一旦东吴分裂,蜀汉恐怕连口汤都喝不上。
东吴势力看起来不起眼,但有他在,起码能够牵制住曹魏在扬州的兵力。
就算是在汉中最危急的时候,曹操也还在扬州放着数千人。
一旦曹魏彻底吃下东吴,国力上的上升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曹魏便可集结全部的兵力来对付蜀汉,这是蜀汉所万万不想看到的结果。
当年,华容道内还有个关云长,能放曹操一马。
但如今关门的可是魏国军队,想也知道,魏军根本不可能放过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