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志之坚韧,其用兵之狠辣,可谓是深得司马懿的真传。
只可惜,当政的时间太短,才让后世之人对其印象不够深刻。
但不论如何,司马师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司马懿也不会放心把他放在江陵城的这个位置了。
而司马师果然也没有辜负她父亲的期望:在得到军报的第一时间,司马师便是下令四门戒严,并以二百司马氏家兵控制住了最为关键的武库。
不得不说,到底是能掀起高平陵之变的主。
几乎是下意识的,司马师便是找到并控制住了城内的关键所在,从而掐断了江陵城内乱的可能。
随即,司马师也是直接带领着剩余的三百多家兵,亲自巡视六面城门(江陵城,城分南北,南北城之间,城门相连,各城有城门三面,故称六面。)
每门之上,司马师都留下了五十家兵,以作督军之用,但凡有人出现投降之倾向,家兵即行先斩后奏。
在控制了内外的枢纽之后,司马师也是带着剩余的家兵回返到已经聚集起几乎所有中层将领的府衙之中。
与这些厮杀汉,司马师也没有多的话语,当即也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道:“吾乃河内司马氏,当今荆州大都督司马懿之嫡长子,司马师是也!”
一句话瞬间让原本有些嘈杂的府衙安静了下来。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什么叫做嫡长子。
那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家族的未来所在。
“即便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放弃了谁,牺牲掉谁,一个家族也不会放弃一个嫡长子的存在。”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
有了这样的共识,众人的心头也是瞬间安定了下来。
见状,司马师也当即趁热打铁道:“如今吴军已至,也不用瞒着诸位了。此战,江陵便是鱼饵,专钓吴军上钩。家父已经屯兵十万,于襄阳城内,不日即可南下。诸君且助我协力守城,消耗吴军战力,待家父统兵南下绞杀吴军之际,便是诸君封侯拜相、封妻荫子之时!”
司马师的一番话,算是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了。
远离家乡亲人戍边在外,图的不就是一日建功,能封妻荫子嘛。如今大好的机会就摆在诸人的面前,不心动才是假的。
只是,略略心动之后,众人的心中还是隐隐有些担忧。
毕竟,能封妻荫子当然是好事情,但前提是自己要有命享用啊!
仅仅凭着如今城内的军队,真的能坚持到司马大都督前来吗?
众人虽然对司马师有信心,但对他们自己却还是缺乏一定的信心。
司马师当然也看出了众人心中所想,当即也是继续说道:“昔日,朱然以区区五千卒便守住了江陵城一月有余,今日我军带甲上万,粮草军械一应俱全,更有援军不日可抵。我军,曾不可复制其勇乎?吾等魏将,曾不如区区吴将乎?”
哪个魏军的将领能受得了不如吴将的评价,尤其还是在陆战之中。
就连大将军曹真,本该有大肚能容,却在败给了吴军之后,都郁郁寡欢的大病一场,就更别说普通的魏军将领们了。
请将不如激将,司马师甚至是将丞相擅长的招数都给学了去。
不过,你还真别说,这激将之法的办法就是好用。
听着司马师的反问,在场的魏将瞬间变得斗志昂扬了起来。毕竟吴军都能守一个月,自己的援军随时都能到来,别说守一个月了,就是守一年又有什么问题。
“将军,要不喊大都督晚些来吧,也好让某等好好赚一番吴狗的功勋才是。”
“是极是极!”
......
当即,便有早已安排好的暗桩附和道。
而随着附和之声的传出,众将心头的那点疑虑终于是祛除干净,纷纷嗷嗷叫着要上战场。
见军心可用,司马师也是立即开始对各部防守进行安排起来。
终于,在司马师的一番努力之下,江陵城的魏军很快统一认识,一队队魏卒也很快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登上城头,准备战斗。
可这一切,在城外的孙权却是一无所知,甚至,孙权兀自还做着那速通江陵城的美梦。
很快,一名吴军的信使便来到了江陵城下,那施施然的姿态,仿佛是来受降的。
“城头上的魏军听着!”一个声音随即响彻在江陵南城的南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