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苦寒之地宜酿酒

大锅随即被扣到了灶台之上,根据竹子末端的大小,在锅盖上锯出一个孔洞,将已经被贯通的竹子与这孔洞连接上,再用湿润泥土密封,使其牢牢紧固。

与锅盖连接的竹子,只保留一段,并在其侧面挖出一个孔洞,与另一根大小合适的竹子相连接,同样以湿润的泥土密封,其顶部盖上一张布帛,再以泥土彻底密封,一个弯头也就完成了。

随即在被接出来的竹子末端,又接上另一根竹子,再将这长长的竹筒通道浸在装满了水的大缸之上。

为了保证对竹子的降温,竹子之上,又用被湿透了的布帛覆盖。

如此一来,一个简单的冷凝器也就完成了。

是的,马谡要做的,就是蒸馏酒!

而这,也是马谡要给凉州世家们送上的大礼。确切地说,也是马谡用以团结凉州世家的关键一步。

要知道,即便是千年之后,白酒在华夏大地也是极其重要的消耗品,更别说诞生了竹林七贤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了。

除了蜀锦之外,曹魏高层包括曹魏境内的门阀世家对酒水的需求量,那也是相当高的。

尤其是在各地屯田逐渐取得成效之后,禁酒令几乎已经形同虚设,而饥渴了这么多年的门阀世家,对酒水的需要程度堪称恐怖。

曹魏的世家自己酿酒还不够,甚至就连东吴方面都与曹魏有酒水贸易。

甚至,东吴的战马一多半都是靠着酒水换来的。

曹魏各地对酒水的需求量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这门挣钱的生意,蜀汉却根本没法做。

或者说,想做也不能做。

没办法,即便蜀中堪称天府之国,但跟东吴的鱼米之乡还是有所差距,而且,为数不多的粮食,丞相还要用作北伐,哪里能容得酿酒这样糟蹋粮食之事。

哪怕丞相知道酿酒之事利益颇丰,却也是明令禁止。(当然,若是张飞之事也是诱因之一。)

这也是马谡在成都之时根本没有想到酒水这个问题的原因。

好在,这凉州的一路苦寒,却是又提醒了马谡。

没办法,每每在戈壁中感受着夜的苦寒之时,马谡总会想到曾经的茅子,那一口下去,只能说:胃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嗯,当然,其实1573也不错。

想及此处,微微舔了舔嘴唇的马谡也是猛然意识到,这年代,似乎还没有蒸馏酒啊!

这要是给那群好酒之徒尝一口蒸馏酒,哪怕只是最简单的烧刀子,那恐怕也将奉为琼浆玉液吧!

马谡绝对相信,只要自己的蒸馏酒一出,现如今的这些米酒也好果酒也罢,很快就会被淘汰。

喝惯了高度数的酒,是真的喝不下低度数的酒。

这一点,上一世的马谡显然还是有一点经验的。

当即,马谡便是决定,这生意,他必须拿下!

做出这个决定,马谡也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准备跟丞相的禁令对着干。

事实上,随着陇右、关中、汉中诸地的大力屯田,粮食将不再成为掣肘蜀汉的因素。

既然如此,这巨利的生意,丞相自然也不会放过。

因此,马谡很确定,这禁止粮食酿酒的禁令很快会随着三地的丰收而被取消。

当然,即便不解除也没关系,马谡这可没酿酒,更没用粮食酿酒,充其量,马谡不过是在二次加工而已。

大不了,再跟曹魏或是东吴的世家们做一番交易便是。

甚至,最好的情况,就是用曹魏和东吴的粮来酿酒。

这样一来,马谡拖垮的可就不仅仅是曹魏的经济而已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随着亲兵们组装完毕,马谡的心思也是回到了现实之中。

检查过每个细节和接口,马谡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至于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等密封的泥土逐渐干燥完毕,将买来的酒水倒入大锅之中,盖上盖子,再用湿土密封四周,而后架起火,缓缓加热。

因为酒精的沸点低于水,会先于水被蒸发出来,形成酒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