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来看,丞相似乎是在未雨绸缪地准备以郭淮和姜维为首,建立第三方的派系——降将派。
这的确也很有道理,毕竟随着陇右、凉州乃至关中被纳入版图,肉眼可见地将有一大批的魏将来到汉军的队伍之中,而为了更好的生存,以及可能的发展,这批魏军的降将势必会结成同盟,也自然会推举出代言人来。
与其等着他们自发地集结和推举,那还不如主动给他们找两颗大树靠。
不用说,已经在战斗中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能力的郭淮与姜维,自然是丞相的最佳选择。
让两人出战,尤其是与吴懿、魏延两位大佬同时出战,几乎就相当于将两人带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相信此战过后,诸多的魏军降将也会纷纷向郭淮与姜维靠拢了去。
这固然是丞相所想要看到的,但却依旧不是丞相所想要的全部。
在魏军降将的表面之下,两人实际还有着另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共同点——马谡。
是的,两人都对马谡有着极大的善意,甚至可以说两人都是马谡的坚实拥趸。
郭淮自不必多说,与其说他投降了大汉,不如说郭淮是拜入了马谡的门下,自上邽投降之后,郭淮与马谡之间的联络就没断过。
之所以马谡能在陇西狄道干得如火如荼,其中也少不了坐镇上邽的郭淮的帮忙。
而见识到马谡以一郡之力,不仅完成了屯田之事,更练出了一支强军的郭淮,对马谡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至于姜维,虽然一开始姜维对马谡还有着竞争之心,但随着北伐凉州之战的进行,姜维的命都是马谡救下的,再到马谡主动临危受命,督永安而去,对于马谡,姜维的眼中便只剩下了钦佩二字了。
因此,明面上,丞相组建的是降将党,实际上,丞相却是在给马谡增添羽翼!
当然,这份苦心,别说众将了,就连马谡自己,恐怕都不一定能够明白。
不过那又怎样,种下了种子,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就行。至于那挖坑埋种浇水的人是谁,重要吗?
“是!”听着丞相的命令,身旁的一众早已按捺不住的蜀汉将领们立即纷纷领命道。
当即,大纛传令,汉军本阵之中随即爆发出一阵呜咽的号角声。
而在那号角声中,汉军之中几乎全部的高端战力倾巢而出。
这当然是不符合常识的战术,甚至一不小心玩脱了,还会遭致巨大的损失。
别说全部了,这四人之中哪怕战死了一人,攻下雍城的战绩就得减色至少一半。
更别说如今向城墙发起进攻的将领可不仅仅是被丞相点到了名的四名将领,其他的偏将军、裨将军们也是纷纷一拥而出,跟随着各自的上司向着雍城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这要是有个闪失,丞相非得吐血不可。
人才本就岌岌可危的蜀汉,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将领的凋零了。
只是,战场之上比的不是谁比谁更好,而是谁比谁更不坏。
显然,雍城之中的魏军已经知道了背后汉军来袭的消息,而随着其主将的离开,士气在一阵混乱之后势必跌落谷底。
若是在此时,汉军能以绝对的实力狠狠压上,其效果势必事半功倍。
果然,才刚刚稳住阵线的魏军副将哪里见过如此阵势,眼见着一个个身着精甲的壮汉冲上云梯,副将甚至是直接愣在了原地。
也就在这短短的失神中,魏延却是大跨步地冲上了城头。
虽然丞相以数将齐攻,但这先登之功,魏延可不准备让给他人。
长刀横扫之间,城头之上几无一合之敌,数名试图阻挡的魏军瞬间被魏延斩成了两段,剩下的魏军士卒也被长刀所逼退了数步。
而魏延的亲兵也在此时瞬间登上了城头,在魏延的身旁迅速集结成阵,并以魏延为矛头,向着魏军纵深便横推了过去。
一路之上,刀光凛冽,而魏军在没有指挥的情况下,根本挡不住魏延的强击。
不一会儿的功夫,魏延便是轻而易举地在城头之上建立了阵地,源源不断的汉军随即登上城头,继续向城墙两侧扩张起来。
直至此时,魏军的副将才惊醒了过来。
就在副将准备集结部队对魏延所部展开反击之时,一柄冰冷的长刀默默地架在了他的肩头。
“降吧!”一声冷冽而熟悉的声音随即从面前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