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东进不行便北伐

丞相倒是没让众人久等,羽扇挥出,却是正中了舆图的红点处。

众人定睛看去,不是关中长安更是何地!

诸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几乎在看到羽扇落处的一瞬间便已经想到了丞相的大致打算,不由得众将的眼神又是重新亮了起来。

虽然此时北伐,从事实上而言,依旧算是为东吴解围。

但从实际行动上而言,却是与直接出兵荆州有着天壤之别。

一来,汉军不用与那东吴鼠辈并肩作战,这就已经很重要了。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只要汉军不出,吴魏势必有一场血战,即便因为汉军在关中的牵制,让吴军最终逃脱一劫,魏军也势必会从吴军身上狠狠地咬下一块肉来。

这就很棒、很解气好吧。

虽然只是推演,但这结局还是很令人心旷神怡。

顿时就有沉不住气的将领脱口而出道:“北伐!”

闻言的众将也顾不得许多,径直再度将目光投向了丞相,试图得到丞相肯定的回复。

丞相也没有让众将失望,当即微微点头,算是承认了此事,随即也是开始解释道:“既然攻吴或是坐观,皆不可行,而若是助吴又会冷了军心民心。”

一边说着,丞相也不忘朝着马谡的位置瞟了一眼。

只一眼,倒是让马谡有些不好意思地缩了缩脑袋:自己是怎么想的,居然会去质疑丞相,真是脑袋瓦特了。

不过,丞相的这一眼,更多的却是赞赏,只是这话,丞相却是没法跟马谡直言而已。

回到舆图,丞相继续解释道:“既然在荆州方向,我军是进进不得,退退不了,何妨我军继续执行北攻而南守之策乎?”

“此时魏军荆州、扬州大军尽出,其国内可用之兵已至极限,若我攻关中,短时之内,魏军殊难分身;且关中之魏军,连受挫与子午道、褒斜道、关陇道与陈仓城外,军心已然动荡,战力势必下降。”丞相继续分析道:“此谓之,内无战力,而外无援军之困境也,我军正当图之也。”

听着丞相的分析,众将目光中的神采也越发飞扬了起来。

如果说刚刚北伐的念头只是对能够逃避联吴抗魏的庆幸,那么随着丞相的分析,众将也是开始意识到,这对于大汉,对于他们这些将领们而言,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什么机会?

建功立业,甚至是直接重现高祖据巴蜀而吞天下的机会!

也就在众人畅想着要如何将关中魏军打得七零八落之时,丞相也是赶紧叫停了众将的臆想。

“不过。”丞相的声音再度响起:“此时重启北伐,也不是没有风险的。”

话音落,众将也是赶忙驱走心中的臆想,再度竖起了耳朵。

“首要解决的,便是时机的问题。”丞相随即继续分析道:“若是我军动手太早,吴魏尚未交战,则吴魏极有可能再度媾和,复攻于我,我军势必前功尽弃;而若我军动手太迟,则恐吴、魏胜负已分,我军动之无益也。”

“丞相,我军北上关中,距此荆州战场何止千里,至于扬州,更是遥远以及,想要准确把握时间,实在太过困难了吧。”一名汉将也是苦恼地说道。

“然也,地理之遥便是百里专递也不及战局瞬息之变也。”丞相点点头同意道:“故此,战机却是需要我军创造而出才行。”

“创造战机?”众人有些懵圈。

“然也。”丞相再度点头道:“其一,我军主力要即行隐蔽北上,不令吴魏提前发现,以至媾和。”

“此事不难,我军先锋进驻永安,吴军至今未知,大军掉头北向,短时间内,吴军亦难发现,魏国远在襄阳,就更加不易发现了。”吴懿也是出口答道。

“其二。”丞相随即再度说道:“我军虽无法控制吴、魏何时交战,却是需要让吴军尽可能地多作坚持。”

“这却要如何做?”吴懿再度问道。

“无他,在关键时候,领一军出永安而存于两军战场,令魏军不敢轻动,而吴军知我军态度即可。”丞相也是笑着说道。

的确,吴军到底有着十数万人,除非主动投降,否则便是十几万头猪,没有个十天半个月,魏军也休想抓完。

至于投降,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投降,除非是在绝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