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三方角力魏出招

毕竟,蜀汉有蜀汉的浪漫,而东吴却只有鼠辈而已。

事实也正是如此。

永安城内的守军一个个都是争先恐后地想要上城杀敌,轮换之时,该下城的还想再杀一会,该上城的却是提前一刻多钟便已经到来。

反观吴军阵营,虽然朱桓信誓旦旦地向所有人宣布:不破永安,誓不罢兵。

可转眼间,朱桓就将他的精锐亲卫收回到了中军,不再担当攻城之任。

这你让其他将领们怎么想,让其他的将士们又怎么想?

就你们朱家的兵是兵,就你们的命是命了?

自然,在朱桓的带动下,下面的将领们也是有样学样,能少出兵就少出兵,能早轮换就早轮换,至于精锐亲兵更是死死地握在手中。

于是,在这一来一去之间,倒是让永安城头的压力减少了不少。

但终究,吴军还是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在经过了长达八日的血战之后,城内的兵源再度迎来了枯竭。

关兴和张苞所带了的六千战兵,有近一半的人永远地长眠在了战场之上,剩下的人包括关兴和张苞在内,也几乎是人人带伤。

至于原本的永安城防军也在数次增援之后,被缩编成了堪堪两千人。

除却南面城门的千余人,马谡手里总共可用的兵力也不到四千人了。

轮换是轮换不了了,无奈之下,马谡也只能将所有的兵马再度堆上了城楼。

你别说,这一堆之下,倒是又将吴军杀了个措手不及。

只是,马谡和所有人都清楚,这就像是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而在回光返照之后,剩下的,便全是下坡路了。

尤其是若是吴军知道了城内已经没有了轮换的兵力,势必会更加加紧进攻,如此一来,永安城能坚持的时间就更短了。

可出乎了所有人意外的是,面对汉军这怪异的反击,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的吴军却好似恍若未觉,并没有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应,就连报复性的重点进攻都没有。

倒是不由得让马谡猜想着吴军的内部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事实也的确如马谡所想的那般,在经历过多日的作战不克之后,吴军的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朱桓可没有陆逊那样的资历,能当上这个都督完全是靠孙权的力挺。

虽然当年的陆逊也是资历尚浅便指挥的夷陵之战,但陆逊的骨子里就有一股子狠劲儿。

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面对汉军的猛攻,他在要求各寨死守的同时,也把自己安排在了最前方顶着汉军最多的兵力。

也是这股对自己的狠劲,才让诸多的将领敬而畏之,也才让陆逊坐稳了都督的位置。

可如今的朱桓呢?

收割功劳的时候,便将自己的亲兵精锐派了上去,等要啃骨头打硬仗拼命了,又把自己的亲兵们给撤了下来。

就这样的操作,底下的将领们能服气才怪。

再加上连日的不克和巨大的损失,底下将士们的怨气就更大了,要不是知道朱桓的身后站着的是吴王,要不是战事暂时还处于进攻的阶段,恐怕下面的人早就乱了。

自然,在面对汉军的这次反击,早已疲惫不堪的吴军的将士们也更懒得汇报。

反正即便是汇报了,也不过是喊他们组织兵力反击回去,还要让自己多遭受些损失,何必呢!

于是,就在这样的心态下,永安城头发生的巨大变故却是没有引起吴军任何的变阵。

数万吴军依旧是按部就班地轮换、进攻、进攻、轮换。

当然,这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毕竟这样消耗下去,的确是最为稳妥的拿下永安城的方式。以吴军厚实的兵力,便是磨也能将永安城的城头磨去。

前提是,吴军还有着足够的时间。

但很显然,随着吴军的集体摆烂,时间之神,已经渐渐离吴军远去。

终于,在关兴张苞所部抵达永安城的第十二日,在永安城内兵马再度面临枯竭,城防再度面临崩溃边缘的时刻,后方终于传来了喜讯:丞相率汉军主力已经进入巴东境内,不日即可抵达永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