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先锋两万攻永安

攻城的云梯更是数不甚数,几乎每个屯的士兵都能有独自的云梯可供攀爬。

如此多的云梯,一旦真的让这些云梯全数到了城楼之下,恐怕每隔不足五米就会有一架云梯登城。

这是多么可怕的密度。

不用想,若真的以如此密集的云梯展开登城之战,恐怕城楼上的汉军就是再如何能打,仅仅是阻击频繁冒头的吴军,就得活活地忙死去。

当然,马谡自不可能让这大批的攻城器械全都安然无恙地抵达城下。

在备战的第一时间,城下的投石车营地便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随时听候着马谡的命令。

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如林而进的吴军,马谡的心中已经完全没有了当日在街亭那般的紧张,哪怕此时马谡身边连一员副将都没有。

哪怕城楼之外的吴军也是有模有样地向着城池在推进着。

防御弓弩的盾兵被吕据安排在了最前方,紧随其后的,便是手持戈矛与刀剑的步卒,至于那硕大的攻城器械与弓兵则是在队伍的最后。

这样的阵型当然不能算错,只是,吕据没有注意到的是,因为朱桓给的实在太多,而他又将几乎全部的主力都集中到了东面的城门。

这也就导致了原本还算开阔的东面道路,在一万五千多吴军与诸多的攻城器械的投入下,略显拥挤了起来。

更要命的是,这拥挤的状态,更是随着靠近城门而越发明显了起来。

当然,说是“拥挤”,倒也远没有到达比肩接踵的地步,只不过是各军之间以及攻城器械之间的距离,较之平常更加紧凑了些罢了。

这也是吕据没能发现的行军拥挤原因。

当然,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吴军的自大。

按理来说,这样的大战之前,对于城墙的宽度,以及通道的宽度都要经过精确的测量,同时排兵布阵也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以保证最佳的行进间距——既能互相支援,又不会因拥挤而影响速度。

但显然,从朱桓到吕据,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甚至,在几乎全部的吴军将领眼中,只要在自己十万大军面前,这小小的永安城,眨眼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