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拖延本就是答案

陆逊是真的不想再来一次“白衣渡江”。

无他,一场“白衣渡江”,蜀汉失去的是荆州大地和对魏的优势战机,东吴失去的是世道人心,而主导这一切的陆逊,失去的是千百年的名声。

这样的胜利,从来不是陆逊想要的。

甚至包括令其名声鹊起的夷陵之战,陆逊深知道,那一把火,烧掉的不仅仅是蜀汉数万的精锐,更是吴蜀联盟抗魏的机会。

如果有可能,陆逊真不愿意接手这样的烂摊子,胜亦于国无益,败则丧权辱国。

可是,身负陆氏之名,很多时候,陆逊根本身不由己。

如果自己不去,孙权也会安排其他的将领顶替自己的位置,可那样一来,吴国失去的恐怕就不是抗魏的机会,而是继续存续的机会。

于国、于家,陆逊必须顶上这个位置。

眼见着蜀国好不容易从泥泞中站起了身,眼看着抗魏的大局好容易又有了一丝的希望,吴国却又要再一次背盟,陆逊的心情自是沉重无比。

而唯一能避免吴王再兴背盟之举的,或许只有蜀国也同意自家大王称帝了。

陆逊的心中甚至已经暗暗笃定:只要蜀国同意,哪怕也如魏国一般提出了反攻的要求,陆逊势必力劝王上继续与蜀国交好,而进攻魏国,为此,就算是要他再度披挂上阵,陆逊也无怨言。

只是,微微一想之后,陆逊却是有些自嘲地一笑。

蜀汉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虽然陆逊并未见过那位蜀汉的丞相,但那光风霁雨的形象却是一直深藏在陆逊的心中。

当日那舌战群雄的身影,那天大都督灵前的泣血,还有曹军百万军前的羽扇纶巾,夷陵战败后的力挽狂澜与忍辱负重,早已化作了一缕缕金光投射在陆逊的心头。

陆逊深知,若是此时蜀汉依旧被魏军堵在了祁山以南,或许还有一线的可能,可如今蜀汉已经打通祁山,占领陇右五郡,更是兵进凉州。

此情此景,似乎又回到了建安二十八年的那个秋日。

兴汉就在眼前的情况之下,作为大汉正朔的丞相,他怎么可能会同意吴国裂土而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