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军议中丞相布局,进关中姜维先锋

“情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坐在主位之上的丞相淡淡开口道:“日前曹魏已于东线向吴军开战,坐镇长安之司马懿并其扬州、豫州大军已经统统调回东线。如今关中之地,魏军之数不足十万众,且仅有曹真一人独木难支,此我大汉北伐,克复关中之良机也。

今某承之皇命,率大众而来,只为炎汉之再兴也。

诸军当奋力而战,不得心存疑虑以致临阵失机,不可心存侥幸以致攻击不利,不可妇人之仁以致占领不顺也。

诸君且谨记之。”

丞相的开场白很直白,概括起来就是两件事情,一是说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魏军主力东调,不大不小都是咱们的机会;二则是在告诉所有人既来之则安之,收敛住各自的小心思,势必要打出一番效果才行。

这话的针对意味似乎有些明显了。

靠近帐边的马谡也是不由得摸了摸鼻子以掩盖自己的尴尬。

毕竟,马谡想也想得到,上书痛陈利弊的人或许不少,但如此狂妄地称东吴鼠辈不足信任,并且大胆狂言北伐极有可能无功而返的,却只有自己一人而已。

当然,马谡不知道的是,丞相却是将他狂妄上书留中未发,因此其他人等并不知道他对吴军以及此次北伐的略带悲观的判断。

也因此,丞相的话语实际上在诸多将军的耳中,那都有着敲打之意。

而“临阵失机会”、“攻击不利”、“占领不顺”之言,更是让赞同北伐之人,也在丞相的话语中听到一丝丝的警告之意。

可以说,丞相用简简单单的话语,却是将这群“骄兵悍将”给敲打了个遍。

没办法,陇右之胜才刚刚过去不过半年的时间,在座的诸将军有着足够的理由骄傲。

只是,丞相却深知:这份骄矜之心,却是灾祸之源。

于是,随着话音落下,众人的额头都不由自主地流下了颗颗冷汗,随即也是齐齐地轰然应诺道:“是。”

丞相一言之威,竟是恐怖如斯。

“吴懿。”丞相看着众人的回答,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便点将道。

“末将在。”站在丞相下手第一位的吴懿(魏延在街亭,赵云在褒斜道,因此吴懿暂居第一位,前一章写错了,已经改了)随即抱拳而立道。

“将魏军在关中的布防情况详细说与众将。”丞相随即命令道。

“是。”吴懿立即抱拳领命道。

转过身,早有军卒已经将一大幅的舆图摆到了吴懿的审判。

“诸位将军。”吴懿随即站在舆图之前,侃侃而谈道:“拒查,关中魏军大致约十万人上下,其布置为前、中、后三道防线。”

一边说着,吴懿一边开始在舆图上笔划了起来:

“前道防线,乃陈仓至雍城一线,其中陈仓城驻兵三千,雍城驻兵一万五千人。

中道防线,乃郿县至槐里一线,其中,郿县、槐里两处重镇,各驻兵约有三万余人。

后道防线,长安城,驻兵约两万五千人。

另有汧县,作为预警防线,驻兵约在千人上下。

此即为魏军在关中之布防概要。

魏军布防特点很是明显,即梯次配置,层层布防,以迟滞、消耗我军为主要目标,以固守住郿县、槐里两处城池为重点,进而封锁住通往长安之水、陆两路之行进,从而保住长安这个大本营。”

言罢,吴懿也是缓缓退下。

在场的众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听着吴懿的解说,也很快便明白了如今的局势。

当然,具体如何战,却是要听丞相的。

兵已发至陇右,不日便要攻上战场,丞相当然不会再要众人即行讨论军法战术,让吴懿解说魏军情况,也不过是让大家心中都有数,以便让众将更能明白自己的军令而已。

略略等待了一会儿,让众将消化掉魏军的布置,丞相这才缓缓开口,道:“此战,我军调集了川中主力大军六万,并陇右之军三万,攻击九万大军,会攻关中。”

一边说着,丞相也随即站起了身,来到了舆图之前,随着鹅毛羽扇往舆图上一划拉,丞相随即继续说道:“首要的目标,便是拿下陈仓,这个遏制水陆交通的要点,进而攻下雍城,彻底在关中立住脚跟。”

话音落下,众人齐齐看向了陈仓的位置。

其他人倒是没什么意外,唯独马谡的心头又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