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中军帐外百步之内,都被丞相下达了封禁的命令......
接着,一阵闷雷般的爆裂声伴着璀璨的火光与冉冉的黑烟,在中军帐内升腾而起。
好在如今正是白天,大军也正忙得不可开交,而马谡也只用了一小罐的火药,动静虽然依旧不小,但在百步之外便已经消弭得差不多了,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恐慌。
只是在那中军帐外,看着地上那足足半人深、一臂宽的黑洞,以及黑洞中已经破损不堪的铁甲,即便是丞相的心头也不由得有些颤抖。(这里有些许夸大了黑火药的威力哈,表介意哦)
听马谡之言,这还是控制了剂量的结果,若是放开了使用,该是怎样毁天灭地般的效果。
丞相微微闭上双目,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那夜里张郃面对这天崩地裂的景象时,心中的那份无力与绝望之感。
不过,无力与绝望,转瞬之间就被内心的狂喜所取代。
“天佑大汉!”丞相睁开双眼,看着那万里无云的天空,不由得慨叹道。
也正在此时,马谡还是硬着头皮凑了上来,双手抱拳,马谡也是赶紧解释道:“禀丞相,此“黑火药”虽颇有震撼人心之感,不过,其威力实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嗯?”丞相随即皱着眉看向马谡,那疑惑的目光仿佛在说:“你说这威力还不大?”
“丞相容禀。”马谡随即说道:“此坑之所以巨大,一是因为之前吾便挖了一个浅坑,而后倒入黑火药,并以铠甲掩埋其上,因此其威力,全都聚集在了小坑之内,故此才能有如此威力。若是丞相不信,我这还有一些火药,可于平地间试验一二。”
“可。”丞相随即点头同意道。
当即,马谡又向亲兵要来了两件铁甲,穿在木棍之上,相隔两臂有余插入在土内。随即,又在距离两件铁甲不足一臂的距离上倒上了相同数量的黑火药。
随着又一声的闷雷声响起,中军帐前烟尘再度四起。
而等烟尘散去,那两件铁甲却依旧好好地待在原地。
丞相大手一挥,两名亲兵当即将铁甲取了过来。
轻轻抚摸着铁甲上的凹痕,丞相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果然,这黑火药的威力骤减,别说毁坏甲胄了,连透甲都做不到。
“这岂非鸡肋焉?”丞相不由得叹息道。
“倒也并非鸡肋。”马谡也立即答道:“若是能以陶罐盛之,辅之以钢珠、陶珠灌之,待其爆炸,便可将钢珠激射而出,数步之内,无物可挡也。”
丞相闻言,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密闭的陶罐束缚住火药的威力,随即发之于有限的钢珠、陶珠之上,钢珠击破陶罐,则可造成巨大之杀伤。
没错,这就是手榴弹的雏形。
“可有实物?”虽然知道了其原理,但丞相还是想要看看实物的效果。
“因保密起见,末将只保留了这些火药,并未制作更多。”马谡也是老实地回答道:“而且陶罐火药,虽言之简单,然引火之物,还需开发,否则便无法控制其爆炸之时间。太短则易伤之自己,太长则恐陶罐碎而火药未炸也。”
闻言的丞相微微皱眉,却很快便问道:“以铁器包裹如何?如此便可无惧落地之危也。”
不得不说,丞相到底是丞相,对于发明创造有着过人的直觉,几乎就猜到了手榴弹的升级形态。
只是,很多时候,人的想法是先进的,但奈何科技跟不上人的想法。
“自是可以。”马谡点点头,却又摇摇头,道:“以铁器包裹,要么将铁皮做成很薄,要么则需要添加大量之火药,否则火药威力不足以破罐而出。
只是,若是铁皮太薄,耗时耗工,且杀伤力不足;
若是添加大量火药,则恐运输不便,非以投石车发之不可,且用如此多之火药,颇有事倍功半之效。
且此物又极怕潮湿,用之陶罐,可吸收部分水气,若以铁器,则无此效果,极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沾染水气而失效。”
“此物怕水?”丞相很快捕捉到了重点。
“然也,沾水即毁。”马谡立即点头道。
“水火不相容,倒也有理。”丞相默默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