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军,即行向北山进发,伐木为梯。”张郃继续冷静地下达着命令道。
“是。”后军的偏将也即行领命道。
“中军暂驻变行军长蛇阵为攻坚鱼鳞阵,左右游骑千人前出,警戒蜀军!”张郃又看了看还在头顶的太阳,随即再度下达指令道。
“是。”中军司马也领命道。
很快,得令的魏军立即行动了起来。
看起来,张郃的命令很是简单,但实际上却是大有深意。
“南山装土、北山伐木”,可不是因为北山的木头更加的粗壮,仅仅是这一项,就足见张郃的能力。
首先是距离的问题,魏军自东北而向西南,南山显然要比北山要更加遥远,而伐木造梯子,哪怕是简单的飞梯也会要比以袋装土要麻烦许多,自然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选择北山伐木、南山装土,恰好就能部分地弥补掉这其中的时间差。
可别小瞧了这一点半点的时间差,胜利往往就在这毫厘之间。
而另一方面,正如前次马谡巡视周遭之时发现的那般,四面之地,只有南山最适合驻扎大军。
所谓未虑胜而先虑败,张郃命前军南山装土,装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平整南山地面的手段,换言之,一旦进攻不畅,大军随即可以进驻南山山脚,再作打算。
同理,为了保持南山山脚的干爽环境,自然是不能将南山上的树木砍伐一空了,这也就有了北山伐木的命令。
至于“中军变阵”,那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眼见着前路已有敌军,继续保持一字长蛇阵显然是不妥的,更适合进攻和正面接敌的鱼鳞阵,自然是张郃的首选。
同时,为了避免变阵过程中遭遇蜀军的突袭,张郃更是派出了两个千人队前出警戒。
可以说,能考虑到的问题,张郃都一一仔细小心地进行了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