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那个时候外祖父是打算从他那医馆里面的两个学徒中挑一个出来入赘到张家的。
因为母亲是外祖家的独女,外祖祖上曾当过太医院的院正,后面因为一些原因家道中落,最后主脉就剩下外祖一支。
到青山镇这边定居的具体原因外祖并不透露,许是图这边地理位置比较偏,也许是图这边气候适宜,药材充足,又或许两者都有吧……
外祖的两个学徒张天冬与张川柏是外祖在迁往青山镇的路上收留的两个有天赋又比较机灵清秀的孤儿。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父亲与母亲两情相悦了。
外祖也是个疼女儿的,再加上李家于张家有恩,李家父子人品外祖也很满意,后面也就捏着鼻子同意了。
爷爷很感激外祖的仁义,再加上母亲嫁给父亲以后六年生下三子,二哥自小便喜欢药草,于是将二哥改姓了张,以后由他继承张家香火。
外祖本以为张家香火到他这一代就断了,毕竟养子虽然也亲,他也没有薄待养子,但是总比不上血脉至亲的。
却没有想到李家如此仁义,自此以后张家跟李家关系更好更亲近了,外祖父与外祖母私下商议后又补贴了母亲不少嫁妆。
而比起草根出身,品行端正但是底蕴不足的爷爷跟父亲,外祖一家相较来说就更为优秀了。
外祖家虽然家道中落沦落到了青山镇,但是外祖家好歹也算是医学世家,就算中途有些意外散了大部分家财,但是却把真正的传世宝藏世代积累的医药典藏留住了。
外祖在医药上天赋极好,年轻时也是有长辈教导的,医术自然不错,不说青山镇就是整个淮安府也是数一数二的。
只是经历了磨难,过了中二年龄的外祖很稳也很低调只是在青山镇上这十里八村的名声不错。
外祖母是在外祖家还算可以的时候嫁与外祖的,两人年轻时也是门当户对、青梅竹马,所以后面外祖母才会不离不弃,而外祖就算只有一个女儿也未纳妾。
外祖母虽然不如外祖父有一手炉火纯青的医术,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未出阁时有名师指导,一手绣技也是到了刺绣大家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