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潺潺流水,一天天悠悠而过,日子平静而又充实,转眼间就来到郑钦来归队的时间。
郑钦来收到了单位的通知,有重要的飞行任务等待他回去执行。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泛起了层层涟漪。晚上吃饭的时候,郑钦来放下碗筷,郑重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唐茵。唐茵平静地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理解和支持。
“知道了,你安心回去上班,家里什么事有我呢。”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给郑钦来吃了一颗定心丸。
突然,唐茵像是想起了什么,也放下手中的碗筷,目光平和而坚定地开口:“今年恢复高考,虽然今年这次机会过去了。但是我想复习文化知识,参加明年的考试,上大学学文化。”
唐茵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毕竟,她是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深刻知道在这个年代,文化人对机遇的掌握更加优渥。七零年代不同于她原来所处的环境,读完大学的年轻人可以参加工作分配,再差也能去很好的国营单位当工人上班。相比后来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读书带来的回报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郑钦来听了妻子的话,微微一愣,随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毕竟,他是受过良好教育出身的国家飞行员,深刻明白知识对于人的影响有多大。他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脑海不自觉地陷入回忆。小时候,父亲因为参加工作遭遇飞机事故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他长大。那时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算好,可是长辈依旧没有放弃对他接受良好教育而进行努力。如果不是因为那些书本上的文化,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和资格去参加自己心仪的飞行员考试。妻子有这个想法当然很好,没什么道理不去支持。
“家里的存折在你那,那些票也还有,生活里有什么需要的买就是了。”郑钦来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该说的事情说了,这件事情就算翻篇。
过几天两个人起了大早,唐茵亲自把人送到火车站。站台上,人群熙熙攘攘,火车的轰鸣声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唐茵看着郑钦来登上火车,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但她知道,他们都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努力。
郑钦来走后,唐茵开始思考如何让家里的生活更好。
某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唐茵漫步在熙熙攘攘的集市。
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五颜六色的布料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手工制作的竹篮精致而实用。
她看到有的人在卖自家腌制的咸菜,那香味让人垂涎欲滴;有的人在兜售精美的手工饰品,吸引了不少姑娘的目光。
唐茵决定用家里的积蓄进一些生活用品来摆摊。
她精心挑选了一批毛巾、牙刷、肥皂等日常必需品。进货那天,她背着大大的麻袋,在批发商那里仔细比较着价格和质量,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