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仙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会用“道友、道兄”之类的称呼,只有关系极为要好或是同门师兄弟见面,才会称为“某某师兄”,倘若见了长辈,不论男女,尽皆称“师叔”,见到师尊长辈之类的,则称为“师尊,师伯”或“老师”。至于一开始于易称呼隍儒道人为“先生”则是属于敬称。当然对一个人的称呼,也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和关系的变化而改变。
隍儒道人虽然年纪比于易大,但修为不如于易,因此只能称呼于易为“于师兄”。但于易的辈分没有隍儒道人大,所以同样称呼为“赵师兄”。
至于崔猷,在三人中辈分最小,实力也最弱,自然而然称呼二人为“师兄”了。
于易点点头,笑道“改日去拜访拜访。”
崔猷道“我之前在羽林军见过他一面,这江辰当日是去与陆耒仙人告备的。”
于易道“怎么样?可看出他擅长什么吗?”
崔猷道“这人气度和顺,谦谦君子。看不出什么门道。”
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隍儒道人是三人中当之无愧的长辈,奇怪道“莫非是儒家圣贤?”
崔猷摇头。
于易道“我过几日要去羽林军交替虎符,再过不久,我下界第二元神就能通过红尘仙历练考验,飞升登天了,那时候我也就离开下九天了。”
崔猷颇有些不舍,到时候,于易登临上九天,他们兄弟见一面都难了。
隍儒道人看得最开,笑着一拳打在于易胸膛“苟富贵,勿相忘!”他哈哈大笑“你能成就准圣境,我真替你感到高兴。”
隍儒道人这句话多少有些落寞之意。
其余二人都能听得出,隍儒道人天赋有限,此生顶天止步于极道仙,面对天赋异禀的于易反倒心中没有多余自卑的情绪,更加为于易感到高兴。看到于易就如同看到当初初上天庭的自己,只是一晃就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
于易道“我去上九天之后,会帮兄长尽量找到能够突破红尘仙的方法,到时候也可助兄长一臂之力了。”
隍儒道人摆了摆手,他对于这些事早已看得很开,丝毫不介意,笑道“这倒无所谓,只是希望下回参加蟠桃会,能借着兄弟的名声,多给我几颗仙桃解饿。”
于易笑道“拿仙桃当饭吃,师兄可真豪横。”
三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
伟大坚定的人物,总是“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承担痛苦与灾难,创造伟大与永恒,天之大任往往落在他们的肩上,成为他们的命运,义之所在,万死不辞。正是因为他们,人类总能在阴霾中见阳光,在黑暗中见希望。
而当初在他们身后默默支持他们的人,亦不能忘记。
须知,仙门境界划分极为严苛。
以名门正派,或是阐教、或是截教、或是西方佛门等突破金仙层次,统称为“大罗金仙”。
而当初孙悟空等妖仙成圣,不属于天庭名门正派,虽然菩提祖师声名在外,有斜月三星洞洞府作为门派立足根基,但仍属于天庭旁门之流。
以旁门身份步入天庭金仙层次,则为“太乙金仙”,孙悟空赫然在列。
孙悟空后期追随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成为“斗战胜佛”,便是直接由“太乙金仙”进入“大罗金仙”行列。只是那时的孙悟空,已经成为堪比天庭五方五老强大战力的佛门精英。斗战神佛虽然在佛门排位不高,是三十六佛之末,但放眼三界,已经可称为“佛老、道祖”一流的圣人境大能者,是花果山大世界的一方主宰。
地仙之祖镇元子堪比普通纯阳真仙,一些天庭较弱的逍遥仙人都打不过镇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