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辅相成,合太极。
太极,乃万物之首。
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何为三生万物?
古时候的人,他们的认识达到了最高境界。
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有人认为,宇宙一开始就不存在什么具体事物,这是知识的最高境界,是最完美的了,是无以复加的了!
其次,有的人认为宇宙之始就有万物,可是万物不曾有过区别。
再次,认为有了界限,却还没有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一旦显明,“道”就因此而亏损。这就是“道”亏损的原因,这就是偏爱养成的原因。
天下的万物,果真有形成的亏损吗?
果真有偏爱的形成与道的亏损吗?
还是果真没有偏爱的形成和道的亏损呢?
宇宙有它开始的时候,有未曾开始的时候,有未曾开始前的未曾开始的时候;宇宙有它“有”的状态,有“无”的状态,有未曾有“无”的状态,更有未曾有那未曾有“无”的状态。忽然间产生了有和无,但是不知道这“有”和“无”到底谁是真的“有”,谁是真的“无”。
正如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梢更大的东西,而泰山却是微小的;没有什么比夭折的幼童更长寿,而彭祖是短命的。
天地和我共存,万物和我合而为一。
既然是合而为一,还会有什么可说的呢?
既然说了合而为一,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万物合而为一的“一”,加上世人的言论就成了“二”,“二”的概念再加上“一”就成了“三”。从这样发展下去,就是擅长计算的人也无法算出最后的结果,所以从“无”到“有”,再到“三”,何况是从“有”到“有”呢?
实则是万物便是一切天地的集合。万物由天地中诞生,天地又归于万物。
就拿江辰来说,他真身是天地间一生灵,这就算是“一”,但他修行《日观七曜星图》,识海自成一世界,这便是“一生二”,识海世界周而复始,在江辰心神中又诞生出一个宇宙,修行界中称这一现象为“内观小宇宙”,这就是由“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万物到最后又复归江辰身躯,所以便是复归于“一”。
因此,道家虽说任何事都有缘起,也就是佛门的因,但任何事走了一圈,最后又归到那个“一”上了。万物便是一,一生二中的二,就是所谓“太极”。
这“太极”,又是道门的另一番计较。
太极中有阴阳。世间的万物也都离不开阴阳,男女欢愉结合便是阴阳所致,诞生出的后代是“一”,一家三口便是“二生三”,一复归于万物。周而复始。
因此,即便江辰一万个不乐意,他创造出的这一方内观小宇宙除了自我本在的光明一方,还是会出现极为黑暗的东西。
浓重黑气自洞窟中传出。
仅仅朝着宇宙中心前进了些许,在内观小宇宙看来。只有几万光年,实则整体观知,仍是不起眼的很小一段距离。
即便如此仍被江辰察觉。
可以说,江辰掌控自己内观小宇宙,他就是这宇宙掌控者。
三界中,自混沌界诞生而出的凡俗中,不排除有一些天神天仙下凡度红尘仙大劫。但仍有很少一部分是由凡俗中步步血泪走出来,修行至今而成圣人的大功德者。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儒教至圣孔子。
孔圣人是天地间第一位凡俗圣贤,也是后世几千年中唯一一位。直到后世明朝才出现了另一位圣贤。当然,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只说这孔圣人之所以有大成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开悟了内观小宇宙。而且是最完美的一个宇宙。
三界诞生上万年,能够将内观小宇宙修炼到大圆满之境的屈指可数。
只有三圣:西天佛陀,道门道祖以及那位儒教圣人。
而如今,江辰的内观小宇宙也有些许成形面头。虽然以成形,离大圆满之境还远远不够。
那团黑气在江辰感知存在的同时也感知了江辰的存在。
转头看了眼遥远处朦胧一片的虚空宇宙,只见虚空被轻而易举撕裂出一条缝隙,有个白袍青年缓缓走出。
这青年白袍点尘不染,在漆黑宇宙中如一抹耀眼星辰。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狂侯”江辰。
江辰盯着远处那团黑影。
黑影也很快凝成一个人形,江辰定睛去看,双目中两道金光直射过去。
金光射到黑影的身上,只见那人以完成化形。模样与江辰相似,只是身上的道袍却截然相反,倒也并非黑色,而是深紫色。只是远远看去,又身处黑暗之中,觉得有些与黑暗虚空相融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