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有人向文帝弹劾沈演之作风不检点有偏袒亲戚的嫌疑,为他们谋取私利,文帝派人转告沈演之:今后做事须检点一些,不要让人怀疑。
沈演之拒不接受文帝的警告,对文帝说“我听说君臣之间配合默契,犹如同一个身体的各个部位一样。如果君臣之间不以诚相待,不考虑国家利益,一味谨小慎微,避嫌保身,那么,国家的兴衰存亡,恐怕难以预料了。”文帝吃惊地看着他,连忙道歉,说自己已经后悔那样说。沈演之抓住时机,矫正君臣关系,道“我有幸侍奉陛下,愿陛下使我成为良臣,别让我成为忠臣。”文帝问道“良臣、忠臣,二者有区别吗?”沈演之答道“良臣指的是后稷、契、皋陶那样的大臣。他们受到君主的高度信任,为国家殚精竭虑,尽心服务,君主被辅佐得成为历代国君的榜样,他们也落得好名声,从而子孙不绝,福禄不尽。忠臣指的是关龙逄、比干那样的大臣。他们受不到君主的信任,竭力劝谏君主改邪归正,反倒惹怒了君主,被君主杀害。结果国家灭亡,君主落下坏名声。这样的忠臣空有其名,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两相比较,良臣和忠臣的差别实在太大了。”文帝被深深地打动了,赐给沈演之五百匹娟帛作为奖励。
如何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最大限度的集思广益,发挥群体治国的作用,辨别臣子的忠良、奸佞,委任君子,疏远小人,是沈演之经常和文帝讨论的问题。
文帝道“我读前代史书,得知奸佞谗毁之流,都是国家的蟊贼。他们巧言令色,朋党勾结,君主如果昏庸,没有不被他们迷惑的。而忠臣孝子,正确主张不能施展,往往含冤受挫,甚至丧生。这如同香花美草想要茂盛,却被凄风苦雨摧残一样。君主想要英明,往往被奸佞之辈遮蔽。古人认为世道乱了,奸佞便会压过忠良一筹。我每每防微杜渐,防止奸佞谗毁露出苗头,只担心个人力所不及,不能察觉出来。史书说“猛虎身处山林,周围的野菜都没人敢来采摘;直臣身在朝廷,奸佞之辈便不敢兴风作浪。”这便是我期待于诸位大臣的。”
沈演之道“《礼记·中庸》首章讲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诗经·小雅·青蝇》中讲道“岂罔极,交乱四国。”所以孔子说“恶利口之覆邦家。”我看自古以来国家君主、宗族尊长,如果受蒙蔽听信谗言,迫害忠良之士,必然亡国败家,使得宗庙夷为平地,宫室变为废墟。恳切希望陛下慎重对待谗言。”接着沈演之历数古代典训,文帝引以为鉴。沈演之道“为政之道在节财,为礼之道要俭省。但过去婚嫁之礼都比赛奢侈,酒肉的开支,使人倾家荡产,这样就完全违背了古代的典训。有关机关应该严肃宣布(不准奢华),使大家都来遵守古制。”
……
顾龙潭善于观看天文,道“明日将有大行动。”
联营百里的妖兵因此人心振奋而坚守。
起初,顾龙潭派圣音玄姬包围秦九的东营岗,只修筑一条攻城道路。
顾龙潭最初看了形势,对身边的人道“应该四面同时进攻,如果守着一条道,何时可攻克。”
圣音玄姬考虑照这样做,功劳不属于森罗宫,不听从。
圣音玄姬道“最多再延长五十天。”五十天后还没有攻克,才采纳顾龙潭的建议。
八条道路同时进攻,一天就攻克,然而守将是秦九,硬生生扛了五十天还没有攻克。
葫芦口之战,进入了更残酷的肉搏战!
一头头妖怪们,甚至有妖族统领们带头冲上去,那些妖族统领们一斧头劈出,弓弩就炸裂开来,操控弓弩的武卒和一旁的持枪武卒就直接被劈的倒飞鲜血狂撒,直接毙命。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