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经过相处,发现宋大国就是个一无是处的逛鬼、赌鬼,暴脾气的吴老太简直忍无可忍。
每次她看不过去,想跟宋大国动手的时候,吴老头都会跳出来为他解围,说好话,吴彩霞的态度也是让她多包容,多忍让,愣是把她的火给压了下去。
日子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在憋气,憋气,憋气中过下去了。
后来不知怎的,闺女突然间开悟,一下支棱起来了,不仅不提包容宋大国了,还敢动手打他,吴老太心情有点复杂,既为闺女不再受气而高兴,甚至想跟闺女一块揍他,还又担心宋大国被打急眼了提离婚。
要是离了婚,村里又少不了对闺女指指点点,毕竟“坐家女”离婚,肯定比正常离婚要遭受更多的议论和舆论压力。
吴老太就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她支持吴彩霞离婚,却又担心自家承担不住离婚带来的后果。
不过,在她来了常青,并通过摆摊挣到钱后,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就都消失了。
有那时间在乎别人说啥,还不如拿来挣钱。
吴老太都想好了,要是吴彩霞离了婚,吴老头担心村里人议论他们,他们就不回村里了,托人把老房子一卖,彻底在常青安家。
“她爹,你就等着看吧,就咱们村儿那些人的嘴脸,他们要是知道咱闺女在常青买了房,把咱们接进城里了,指定就开始眼红自己咋就没个有本事的闺女了。”
吴老头深以为然,先不说村里人,就说他那几些一块干活的工友,有好几个都是这样的,自己怀了闺女恨不得打掉不要,要了也是留着给儿子换彩礼,等看到别人家闺女有出息了就又眼红别人有闺女。
他想起工友老苗讲的一件事儿。
老苗他们村里有一户人家,连生了八个闺女,愣是一个儿子都没有,村里人都暗地里嘲笑这家戳了闺女窝,注定没有儿子命。
他还记得当年老苗说这事时,语气里也净是嘲讽和幸灾乐祸。
谁料,若干年过去,这家的老两口竟成全村老头老太太都羡慕的对象,据老两口说,几个闺女平时动不动就给他们钱,新衣服、新鞋、各种营养品跟不要钱似的往家提。
一到逢年过节,那场面就更大了,八个闺女齐齐整整地回村,个个手里大包小包……
更气人的是,今天春天那会儿,他们家居然起了五间宽敞阔气的青砖大瓦房,大伙儿一打听才知道竟然是几个闺女凑钱盖起来的。
听说盖新房,老苗还去要了喜糖的,据他描述,吴老头都能想象到那场景有多温馨和乐:庆祝新房入住的鞭炮噼噼啪啪,崭新院子里十几口人欢声笑语,几个小孩子欢快地跑来跑去,上座的老两口望着子孙后辈笑意盈盈。
老苗的原话是这样的:“说实话,我是真眼红啊。你说就他家那样的,当了爹妈的,谁不眼红这对老两口?”
“你说他们老两口子上辈子是修了什么福气,才得了这么多孝顺贴心的闺女?都是一样当人爹妈的,我怎么就没有这么孝顺的孩子呢?”
想到这儿,吴老头不由得想起老苗那酸溜溜的语气,可不就眼红么?
老苗当初为了省出钱和粮食养这仨儿子,溺死了后头的两个女婴。到了,那仨好大儿没一个指得上的,一个个的刚娶了媳妇就提分家,最后的结局就是老苗一个孤寡老头出去单过了。
分家也分地彻底,别说平常看望,给钱了,平常老苗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竟没一个愿意带他去看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