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路阳在外面喊他,周郡揉揉眼睛出去了。周娇和路云爬起来,一个人去烧水,一个人去菜园子里摘点菜来。路拾就跟着周娇,嘟着嘴在后面念叨锅巴锅巴,他还是想吃锅巴。

路阳找周郡是说他已经找好烧炭的地方了,僻静没人,又离山不远,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去砍伐木头。周郡心动了,说明天随他去看看地方,然后就着手准备。

路阳迫不及待地想让他今天就跟着一起去,挖坑还是挖土他们先备着来。周郡说今天要把菜园的土松松,然后再浇点肥料,没空。

路阳还想说,但看到赵雍来了,显然是来找周郡的,就摆摆手,“那明天你可别忘了。”得到周郡点头后,离开了。

赵雍每到秋收的时候回来,周郡问他那两亩地忙完了,是不是又要离开了。赵雍点头,把抄好的《百家姓》给他,然后又去看他的菜园子,“我娘说你要种大蒜,是种在这里吗?”

周郡点头,“婶娘今天有空吗?”他想今天种上去,大蒜种子再不种下去,就晚了。天冷了就冻坏了,天热了不发芽。这个时候不太冷也不太热,刚刚好。赵婶娘之前也是这样告诉他的。

“有的。”赵雍道:“你去和我娘说一声就好了。对了,你上次给我的三步跳,我已经处理好了,过两天我回城里上工就给你带上,估计能得一百多文钱。”

“这感情好。”周郡笑着问:“真有那治风寒的功效?有,我就不卖了,留着自己用。”

“有是有,但这东西要配着其他的草药一起用,只有一味怕是不行。而且你知道用量用法吗?”他摇摇头,“你还是卖了吧,药可不能乱吃的。而且药铺里对这些药有专门的再处理和贮藏方法。我只是简单的处理了一下。”

周郡听出他的意思,就是这些东西只能卖钱才划算,自己留着不划算。周郡嗯了一声,“那就卖吧。”

“上次那盆兰草被我换回来一本草药集。”赵雍道:“等我看完,给你抄写一份。”

哇,好划算。周郡眼睛亮起来,嘴巴却道:“那多不好意思。”在周郡看来草药经比兰草有价值多了。

可是赵雍却很随意:“都是一些很常见的草药,不过有两种处理方法和用途对我有用。”那药铺老板贼精明,明明很喜欢他带去的那盆兰草,但是当他提出要换一本《黄帝内经》的话,他也不同意,只愿意给一本草药集。这本草药集记载的草药不过十余种,他都认识了。之前在他铺子里做学徒的时候他也是教这个,他不太想要。但是掌柜的又说这草药集他又加了很多注解和药方,赵雍才愿意换。

没想到拿回来却是多了几种草药和两张草药炮制方法。赵雍知道这些人把自家本领看的很紧,所以也不是很失望。老板得了喜爱的兰花,见他又识趣,对他倒是不那么防备了,偶尔采到好的药送来,他一高兴还乐意指点两句。

赵雍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着,他是想赶快攒够读书的本钱,好去读书的。而学医进山采药是他能够到的最快又最安全的还最轻松的来钱途径。

周郡跟着他回去找赵婶娘来教种大蒜,赵雍说药铺也收大蒜,不过要的量不多,而且这东西有专门种植的,野生的和种植的价值都差不多。周郡说他中这个就是想自己吃,卖那是卖不了的,就算他两亩地都种上大蒜,他去找买家,也不容易,所以不是很值当。

因为大蒜种子价格高,要是大量种植,需要的本钱要很多。他要是想卖,必须要提前找好买家。他没有这人脉,要靠着挑着一斤一斤的卖,那要卖到猴年马月。而且这东西价值高,买的人就更少了。

周郡想通后就没打着这个主意。他想着要是以后能多种一点会去城里饭馆碰碰运气,卖出去换一点银子来过活。这年头又不是网上发个帖直播间吆喝两句就能有人过来买东西的。大家一辈子都在一个地方过活,消息蔽塞的很。再说他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种成功呢。

赵婶娘见他和儿子一起来,听他说,笑着:“我也就是年轻时候种过一两次,来,我去帮你。”这个大蒜她年轻时候是吃得起的,现在嘛,偶尔儿子也能从城里带来一点。对于种植她是有心得的,当下就跟着周郡去了他的菜园子帮着种。

这周郡是个灵巧人,心巧灵活,不死板。又是周娇的哥哥,赵婶娘一向喜欢灵巧人,看到他的菜园子,周娇正在弯着小腰挨个拔草松土呢。见到赵婶娘来,扬起笑容,“婶娘,昨天我们吃锅巴了,是我做的哦。”

赵婶娘捏捏她发髻上的小包包,“今个头发扎的真漂亮。”

周娇小脸上泛起光彩,“是婶娘教的好,我总算学会了。”婶娘总是打扮她,这回她终于学会了梳个小包包,也不怕头发散乱下来了。

周郡等他们说完,把蒜种拿了出来。赵婶娘说很简单的。周郡跟着她的步骤做了也觉得很简单。只要蒜种浸泡了小半个时辰,挖坑,一个蒜瓣一个坑,然后埋土浇水,肥料不能太肥,他们沤肥再添点水浇上去,之后等着发芽就行。

因为他买的种子少的可怜,所以不到半天时间就搞定了。该去做中午饭了,周郡送赵婶娘回去,看到赵雍在摆弄一些常见的草药,又挤又压又锤又捣的,周郡就没再打扰,默默回去了。

第73章 烧炭

“嘘!小声点!”路阳让媳妇别大声说话,他还站起来看看有没有人来。

“我们怎么跟做贼似得。”路嫂子转头就对周郡吐槽,“没必要这么小心吧?这里没人。”

周郡还没回答,路阳就道:“怎么没必要?”要他说就很有必要。他们三躲在这里守着土包烧炭,就是在做贼。烧炭挣钱那是要惹人眼红的,他们家又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可以撑得住。

“我知道了。”路嫂子道:“这不是没人吗?我想起来动动,都在这守了一夜了。”她打了个哈欠,“郡哥儿,你回去睡吧。我们俩在这守着就行。”

周郡昏昏欲睡的,他们夫妻俩的吵嘴,揉揉眼,爬起来看着土包。“再等一个时辰应该差不多了。要是这炉成了,时间来得及的话,我们可以再烧制一炉,夜里只安排一个人守着就行了。”

这在野外烧制木炭就是提心吊胆的,不光担心有人来,还要担心把山点着了。他本来以为路阳选的地方不错,可是一看就惨兮兮的,没有山洞,周围还有高大的树木和干草堆,取材的确是方便了还能够遮人耳目。但是太危险了,一不留神干草堆就能被火星点燃,他们只好又重新找了个石头堆,这样一来,没有火灾危险,但是湿泥土和草堆还要他们自己准备,搬运过来,不能就地取材。

在野外烧制木炭不难,找那种好一点的木头砍伐,弄成一段段的,挨个堆在一起排成圆柱状。圆柱状的木头上要再弄成小段的好的枯树枝,在最外围要裹上枯草和敢树叶,把木头都裹在里面,然后呢,开始用湿润的泥土把他们都围起来,对了,还要在木头顶部和挖坑。

最后成型的就跟圆形的塔锥一样,顶部暂时不能封口,而底部周围要挖四五个坑出来,让空气流通,因为木炭是不完全燃烧,全部封死后里面的木材根本烧不起来。泥土封上后,在顶部用枯树叶点火,放入里面燃烧。然后就等着,等着火光从底部的几个口里透露出来,透的是那种红红的火光后,这个时候就要封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