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被诸葛亮问的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
是啊,都知道这句话要这样说。
可具体的要怎么去做还真不好说。
从古至今多少将军能人都知道这句话。
可真正能打好仗的却只是少数。
话大家都会说。
可真要成事那不是只凭几句话所能做到。
看着刘禅不说话。
诸葛亮说道。
“陛下天地之中万物生灵各有其道。”
“就拿着打仗来说。”
“士卒可以走一步想一步直接听命于自己的将军校尉执行命令就可。”
“而将军校尉们却不能只走一步看一步,因为他要为手下人负责,他们要多想、多听、多看。”
“要做到走一步看三步。”
“而一个统帅则必要做到走一步而看十步,眼睛时刻不能离开全局。”
“刚才陛下问臣为何能在攻下潼关,兵马极度疲惫之时还有力量远攻曹真的后方弘农。”
“那是臣一直留在众部之后的一支后备兵马。”
“臣从出祁山征战开始就算在最难的时候也未动用过,只是把这支兵马扮作运送物资的辅兵跟在大军后面。”
刘禅心中一惊。
突然有印象。
好家伙!
当时大军从长安经过之时都没发现这支兵马是精锐之兵。
当时还是邓艾与刘禅提了一句,说看到一支落在后面的行军队伍绕城而走与其他兵马不同。
不像是一般的辅兵。
当时刘禅急着找诸葛亮会合没当回事。
现在想来却是有一支辅兵模样的部队与众不同。
可那又怎样。
只凭着一支为数不多的精锐兵马就能快速夺下曹真后方不成。
刘禅以此心中疑惑问向诸葛亮。
“相父恐怕没那么简单吧。”
“就算你说的那支军队是精锐可曹真也不是个领兵新手,弘农是他后方屏障他不可能不防。”
“再说时间也来不及啊!”
“我们没有时间绕至曹真大军后方在他的监视之下夺取城池。”
“没错他是有防备,可老臣要是说在进攻潼关之前就派出了这支兵马向潼关侧后行动了呢。”
“这支兵马走蒲津渡、风陵渡绕过潼关于弘农以北蜇伏。”
“只要曹真兵马一离开弘农,他们就袭其后抢占弘农打断曹真补给线,到那时曹真不撤兵也要撤兵。”
刘禅有些吃惊的看着诸葛亮。
心说自己这相父连潼关都没打下来时就已经在想着夺弘农打曹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