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元年,洪水席卷,老家的人求到老夫人跟前,是我拿自个儿的嫁妆帮他们重建。全村一百二十八户,共计白银十万八千六百四十二两。然村里感激的人是谁?是老夫人和侯爷,被骂的是谁?是我!”
陆淮当然记得。
老家水灾,所有的房屋都被冲垮。老村长带着妻儿步行千里来京城找母亲求助。母亲为搏名声一口应下。然灾后重建那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光得有钱,还得有人,还得妥善安置。稍不留神,就会招骂。
母亲将此事交给谢朝云,她仅思索半日就带着钱粮,伙计以及马匹随老村长去了老家。她亲力亲为,帮村民建房子,买鸡鸭牛羊,为他们找安身立命,养家的活计。奔波数月,又黑又瘦,却惨遭骂名。
为何骂?
因为他们觉得谢朝云偏心,给有些人找的活好,有些人找的活不好。
这些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你我既已和离,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陆淮垂着脑袋:“这礼单上的钱也是你自愿拿的。自愿的事儿,就不要怪这个怨那个。”
“侯爷说的是。”谢朝云转身对着许公公:“臣女已非侯门妇,就不留公公您喝茶了,等过几日您得空到将军府去,让您尝一下青枝的手艺。”
“好!”许公公望着她,解释道:“陛下这么久才下旨准你们和离是怕小姐后悔,另外,也得知会谢老将军一声,免得将军挂念。小姐今日便要返回将军府?可要奴才这边为您招呼些人手。”
谢朝云行了个礼,“谢陛下隆恩!谢公公惦念!搬家之事就不劳公公了,有臣女的两位兄长在。”
“搬家这种小事儿哪里用得着谢老爷跟谢大人。”马都尉带着一帮兄弟从门外进来:“不请自来,还望老夫人跟侯爷恕罪。”
说罢,凑到陆知鸢跟前:“小姐,我带着兄弟们来给您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