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夫人轻轻摆手:“告诉二房,姜逢有意提拔姜宁的消息,同时派人暗中观察即可。”
秋嬷嬷点头应允,随即退下准备相关事宜。
不到中午,姜逢和姜宁便已到达茶山。
茶叶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茶,四季皆可采摘。
为了方便照看茶山,工人们在山上建造了住所,轮流值守。
姜宁在念书这件事上没什么心思,考了秀才后便专心协助老夫人打理茶山,因而上上下下所有的事,他都十分精通。
只可惜前头有三叔压着,许多事想做也做不得。
不过也因着他勤恳谦虚,工人们相较于跋扈的姜成业,自然是更喜欢这位四少爷。
进了茶园,工人们忙活着挑选嫩芽,见了姜宁过来,连忙停住手里活计打招呼。
姜宁道:“走吧,我们先去看账本。”
姜逢跟在弟弟身后,走进一间屋子,账本什么的全都锁在柜子里,接到消息的忠叔也连忙赶来,不卑不亢的交代经营状况。
此时,几名官差也走进了屋子。
姜逢一眼认出,这些都是衙门里的老熟人。
其中一名捕快说道:“这山势较高,天气一热,单靠水车取水恐怕不够用。若遇干旱,打井势在必行。”
他接着补充道:“打井可不是件轻松的事,衙门预算也有限。这事儿恐怕还得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姜逢沉吟道:“这确实是个麻烦事,这样的话,那就更有必要和钟离大人好好聊聊了。”
捕快闻言,略感惊讶,没想到姜家这位女郎竟与钟离大人有交情。他当即便道:“这个......这个只是小人这么以为,具体情况还是得等钟离大人实地勘测嘛,那没什么事我们先回去复命了,你们先忙。”
忠叔送走了捕快,回来后对姜逢的做法表示不满:“您虽是朝廷命官,但初来乍到,根基尚浅。这些官差都是老油条,咱们做生意的还是尽量别得罪他们为好。”
这言语里是怪责姜逢不给衙门的面子。
姜宁听罢,却不满地反驳道:“忠叔,难道我们就要任由他们敲诈勒索?打井本是官府的职责,为何要我们商户出钱?我们每年交的赋税难道就是为了养活这些闲人?”
忠叔叹了口气,语气稍缓:“四少爷,您这话也不无道理。但生意场上讲究的是人情世故。咱们年轻人还是得多些历练。”他不想再与二人争执,于是转移话题道:“今晚是彭爷的寿辰,我还得准备一份新茶作为贺礼。你们先看账本吧,有问题再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