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逛农家

吴雅沉默了已一下,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有些心急了,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不由得有些无奈了:“那皇上说该怎么办?”

康熙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下,道:“不如这样,让整个药监总司、太医院和整个内务府的人先接种牛痘吧!起码让他们能看到效果他们才会信。”

至于那些成功接种的犯人,康熙压根没考虑在内,不是他不信,而是他深知道前朝后宫那些人是不会信的。

吴雅也觉得这个方法不错:“这样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力度可能还是不够,必须有一个有分量的人站出来,接受牛痘接种才行。所以皇上……”

吴雅看着康熙笑了起来:“能让臣妾和臣妾的孩子们先做这个吃螃蟹的人吗?”

康熙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来:“你确定你们要第一个?”

虽然康熙也知道这后宫之中,吴雅差不多是最有分量能让众人打消顾虑的人,但是他的私心还是不想让她最先接种这牛痘——哪怕这牛痘已经确定很安全了。

吴雅肯定地点了点头:“臣妾确定。”

为什么不确定?要不是康熙拦着,她早就能接种疫苗了!

康熙见吴雅态度这么坚决,不由地叹了口气:“罢了,你想第一个就第一个吧,反正早晚的事。行了,牛痘这里就看完了,朕带你去看看青霉素的生产?”

“好。”见康熙答应了,吴雅的心情不由地好多了,也就顺势去看看这青霉素的生产。

其实吴雅真对这青霉素的生产没有什么兴趣,毕竟这已经是她研发过的东西,现在这只不过是生产罢了。

而且为了防止青霉素药方的泄露,青霉素的生产被分成了十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在不同的屋子里完成。而那些做青霉素的奴才只做属于自己的分工的事,不做其他。典型的后世分工合作、流水线作业。

而且这些奴才被严格地监视,不允许交流他们所做的工作内容,一旦被发现私下交谈,那后果……呵呵。

在吴雅走神的时候,康熙正在认真地看着手中的账册,时不时地跟药监总司的总管,也是内务府大臣海拉逊交流着。

只是越看,康熙的眉头皱得越紧,不满道:“怎么回事,这两个月的这青霉素的生产速度怎么比之之前还少了?

朕还打算明年每个省份都开设一个药监分司,但是就你这些青霉素的分量怕是连五个省的百姓都不够使的,朕还怎么开?”

见康熙动怒了,海拉逊连忙低头请罪:“皇上息怒,奴才已经让人加紧生产了,只是这青霉不是那么快形成的。加上现在天气寒冷,这青霉形成的就越发慢了。现在用的青霉,大部分还是之前天暖和的时候收集的。

虽然奴才这些天已经尽量调整培养室的温度,但是许是太干燥的缘故,这青霉的形成也不是很理想,所以……”

看着一脸为难的海拉逊,康熙不由地皱了皱眉。

康熙也知道海拉逊说的是实情,这一到冬天,这青霉素最重要的青霉就很难形成了。没了原材料青霉,这青霉素就很难生产下去了。

“德贵妃,你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控制这青霉形成的温度吗?”康熙对一旁正无聊地玩着手帕的吴雅问道。

吴雅:“……”

怎么什么都问她?

吴雅无奈地伸出两根手指:“臣妾这里只有两个方法,看皇上你用哪个吧!

第一个,皇上可以直接在广西云南这些常年高温的地方建一个药监分司,专门生产青霉素,这样就不用担心青霉的问题了。”

康熙犹豫了一下:“第二个呢?”

这个虽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是广西云南离京城太远了,很难监管到位。况且那个地方局势不稳,土司势力庞大,若是出现什么动乱就麻烦大了。必须等那么局势稳定了才行。

吴雅耸了耸肩:“第二个就简单,内务府不是有琉璃厂吗?让他们直接在这万望山见一个玻璃温室,温室里面的温度会比外面高,虽然比不上云南那边,但是也比正常的温度要高不少。”

康熙听了不由地愣了一下。

雅雅说的……好像是一种叫做大棚的东西吧!

不由地脱口说道:“这倒是不错,玻璃温室里面还可以种果蔬,吃菜倒是方便了些。”

话一出口,康熙就意识到自己多嘴了。而吴雅果然也露出了狐疑的神色。

“皇上是怎么知道的?”

“不是你自己说的温室里面的温度会比外面高不少吗?朕自然想着应该能种些果蔬之类的。”康熙神色未变,装作若无其事地说道。

吴雅:“……哦,是吗?”

吴雅还是有些疑惑,却也没有多想,继续道:“这玻璃温室里面的确可以种蔬菜,皇上若是建这玻璃温室的话,不仅青霉的问题能得到缓解,这冬天也能吃到更多新鲜蔬菜了,也算是一举两得。”

即使是皇帝,这大冬天能用到的蔬菜也不多,这玻璃温室倒是能把吃菜难的问题给彻底解决了。而且种些蔬菜的话,也正好能掩盖建设这玻璃房的真正目的。

康熙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海拉逊,你回去后,即刻让琉璃厂那边把这玻璃房造出来。同时安排些可靠的人来管理这玻璃房。”

“是,皇上。”

“对了,最近这百望山附近有什么异动?有人摸过来吗?”康熙想了想问道。

海拉逊:“回皇上,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人在山下转悠,奴才都一一抓了回来,但审问之后发现都是一些附近的闲汗,有人给了钱让他们来打探消息的,具体是谁就无从得知了。

不过从皇上下达了一系列关于青霉素的政令之后,外面的人估计也看出皇上对这青霉素的重视了,在这以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敢来打这方子的主意了。不过……”

海拉逊迟疑了一下道:“虽然没有人敢打这青霉素药方的主意了,但是市面上暗中收购青霉素的行为却屡禁不止。

因为青霉素的强大功效,这青霉素在南方甚至能卖到一颗数两甚至数十两银子的价格。有不少人看到这青霉素有利可图,都在收购青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