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算账

胤禛一愣:“太医说的是,额娘近日的确心神不宁,似乎很是焦虑。”

想起近日额娘的表现,胤禛心中震动:他知道额娘最近有些焦虑,总是担心他会落水,但是却没想到额娘已经焦虑到五脏郁结的地步吗?可是,为什么?到底为什么额娘这么害怕他会落水?

“这就是了。”张太医点点头。

“思虑过重,本就有伤心脾,加之这次落水,娘娘的郁结之气似有加重趋势。这一症候,吃药是其次,主要还是要娘娘放宽心才行。”

胤禛心中越发愧疚:“太医说的是,我定会好好宽慰额娘的。”

送走了太医,胤禛看着昏迷不醒的吴雅,神情越发地迷惑。

额娘,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荣妃看着愣愣地站在原地出神的胤禛,还以为他还在担心德妃,宽慰道:“四阿哥,刚才太医并不是说了吗?你额娘已经无大碍了,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了。倒是你,赶紧去把衣服换了吧,要是你额娘醒了看到你这个样子,又要担心了。”

“我就这去换!”一想到额娘又要担心了,胤禛瞬间把脑海中那些怪异的念头抛到一边了。

额娘已经为他操心出病来了,他不想让额娘再担心了。

而就在太医给吴雅诊脉的时候,康熙正在春晖堂内询问着当时发生的事。

其实说是询问,但到目前为止康熙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康熙不发话,其他人就更加不敢说话了,整个春晖堂的氛围冷肃到了极点。

而康熙只冷冷地看着老实跪在地上的胤礽三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一下一下地敲着桌子,那有节奏的“哒哒”声,让本来就忐忑的三人心里是越发的不安。

有好几次胤禔想说什么,但是一看到康熙面无表情的样子,刚生的那点勇气瞬间就被吓得无影无踪了,心里越发觉得委屈了。

虽然是他们带老四出来玩的,但是又不是他们把老四推下水的?要不是皇贵妃,他们早就安全地回去了。现在倒好,他们在这里受罚,罪魁祸首倒好好躺着呢!

就在胤禔在心里嘀咕的时候,只见梁九功走了进来,凑到康熙面前小声道:“皇上,刚才韵松轩那边来消息了,德妃娘娘虽然尚未醒转,但是已完大碍,就是因为最近思虑过重有些郁结于心,需要好生调养。”

“思虑过重?”康熙有些诧异地皱了皱眉,想到德妃最近的反常,不由地沉思了半晌,复又挥了挥手。

“行了,朕知道了,你给德妃身边伺候的人说,需要什么补药尽管去御膳房去取,就说是朕的意思,务必让德妃调养好身子。”

“是,皇上。”梁九功躬身行礼,正准备退去的时候,又被康熙叫住了。

“对了,去玩芳斋问问,这皇贵妃究竟得的什么病,怎么好端端地就昏了?要是皇贵妃身体真有什么不适的话,那的确该好好静养一段时日了。”

这是打算禁了皇贵妃的足吗?

梁九功眉毛微动,却没不怎么惊讶。

毕竟四阿哥这事可不小,别说禁足了,要皇贵妃真的是故意把四阿哥推落水,降位都是轻的了。

低声道了句“是”,梁九功就默默退了出去。

“好了,现在你们给朕好好说说,甩开跟着的人偷溜出去这个主意是谁提出的?又是谁想的法子把人支开的?你们又是怎么遇上的皇贵妃?皇贵妃和胤禛又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胤禛掉进了湖里?”

康熙说这话时连眉毛都没有抬,只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撇去上面的浮沫,然后放在嘴边抿了一口,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但是见识到刚才皇阿玛轻描淡写就禁了皇贵妃足的三人哪还敢掉以轻心、真的以为皇阿玛不生气?

这不康熙话音刚落地,胆子最小的三阿哥就最先跳出来撇清关系了。

“皇阿玛,这事和儿臣没关系,儿臣本来不想去的,是大哥他们非要拉着我和老四去的,儿臣也是逼不得……”

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康熙没好气地打断了:“朕知道这和你没有关系,就你那个胆,就想把人甩开都不敢。”

这孩子被荣妃过度保护了,要是被人撺掇怎么也不敢这样出格的事?

胤祉:“……”

虽然这件事他成功撇清了关系,但是他为什么就不是很高兴呢?皇阿玛这语气是在嫌他胆小吗?

“好了,你们两个说说,这是谁起的头?”康熙把目光转向胤禔和胤礽两人,眼睛微眯。

“是我起的头!”胤禔梗着脖子,想让自己看上去硬气一点,但是一接触康熙那平静的目光,胤禔一下子软了下来,连忙指着一旁的胤礽,转了口锋。

“但是怎么把人支开,又怎么避开人确是太子的主意,对了,那瞭望亭的字条也是太子留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上来发现我们不在闹起来。”

“嗯,的确,这么周密的计划,朕想你也没脑子想地那么多。”康熙点了点头。

胤禔:“……”

皇阿玛这是在骂他没脑子?

“太子,你怎么说?”康熙望向胤礽,眼神微眯。

“……大哥说的这些,的确都是儿臣做的,儿臣认错。”被大阿哥这样甩锅,胤礽的嘴角不由地抽了抽,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干脆地认错了。

只见胤礽的眼神中满是自责之色:“虽然这个提议是大哥先提出来的,但是儿臣身为太子没有考虑到这里的危险性及时制止,反而帮忙出谋划策把人甩开,是儿臣太过任性了。

若当初没有把人支开,四弟落水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无人救援的局面,以至于还连累了德妃娘娘。儿臣恳请皇阿玛责罚,儿臣绝无怨言。”说着胤礽朝着康熙重重地拜了下去,一副康熙不罚不起来的样子,看得胤禔和胤祉两人是目瞪口呆。

太子到底是太子,这冲这思想觉悟和担当,就比他们强上不少。

殊不知胤礽能这么干脆的认错是有原因的。

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他就是再否认也没有用,还不如拿出认错的态度来,还能让皇阿玛高看一眼。

最重要的是,虽然他们把人甩开偷溜出去是不对,但是皇阿玛却不是因为这件事而如此生气,归根结底,是因为老四落水。而造成老四落水的,可不是他们。

康熙不是太子肚子里的蛔虫,当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到底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他的想法也能猜个七七八八。

不过对于太子的这些小心思,康熙并不多生气,反而是有些赞赏。

虽然把跟着的甩开偷溜出来、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不是一个储君该做的,但是做事情谋而后定却是一个储君该有的素养;事发了也不推诿,则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担当;而且在面对在自己不利局面也晓得祸水东引,要不然他也不会特意点出胤禛落水一事,不就是为了提醒他这个皇阿玛谁才是这场祸事的罪魁吗?

这冲着这点,就比他那两个只知道推卸责任的兄弟强远了。

很不错。

不过康熙虽然对太子的此番表现很满意,但是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