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说干就干!

能治的病,有治的办法。

不能治的病,那自然也有不能治的说法。

更何况,之前庄子上的养猪户们养出来的猪,朱寿实际上不是很满意。

他特意拿出系统奖励的几种特种肉猪,交给这些庄子上的农户们去养。

并且还专门派人按照养猪秘籍上的办法,一条条地细心教给这些庄户们。

只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些养猪户们就已经深得其中的精妙,一个个激动不已。

此时,朱寿是他们实质上的主家,倒是不害怕这些养猪户们背叛。

毕竟,他们的身家性命和前途全部都维系在朱寿一个人身上。

此时,上千亩土地已经被朱寿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养猪场。

他按照后世记忆中的那些养猪场的格局,建设出一个巨大的养猪场。

所有房子,都用红砖垒就,上面搭着棚子,还有专门的食槽和饮水槽等。

并且,朱寿还专门让匠人制作了一些半自动的机关,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规范养殖。

这种手段,也是日后他打包宣传的亮点之一。

没办法,说到底大明的百姓其实没见过什么世面。

就连金陵城的百姓们也一样。

别说是百姓了,就算是皇帝老子,在朱寿看来其实也不过是土包子,不值一提!

这种轻轻松松,能够让三五个人就能养上千头猪的技术,他们见过吗?

没有!

他们想都不可能想得到!

但是想不到,并不意味着做不到!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么奇怪。

诸夏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全世界最顶尖的匠人。

但科学技术,却迟迟没有进步。

究其原因,说到底,根子就落在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

从商鞅变法开始,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阶层,就以法律的名义确定下来。

此后千余年来,在诸夏之地就从来没有变革过。

不得不说这种划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