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中可以看出,宝龙教那头头一直在劝麻衣门归顺,为了让麻衣掌门信服,在信中对对宝龙教有诸多的介绍,甚至写了它的起源,以及权力体系。
话说这宝龙教起源于清末时期,其创始人是一个鱼贩的女儿,名叫阿珠。
那时王朝末年,洋人入侵,百姓皆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阿珠的父亲光靠卖鱼无法养活三口人,其母亲,便搞起了副业。
在那闹市之中当起了暗娼,很是随便,基本上属于给俩钱就脱裤子那种。
所以鱼贩那摊位,明面上卖鱼,实际算是个小窑子,那副业才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家三口本靠着这种方式勉强过活,直到一日,一个带枪的洋人来到这里,玩完了不给钱。
鱼贩两口子也是没眼力见,认死理儿,事后扭着那洋人不放。
结果把那洋人给惹怒了,掏出枪,砰砰两枪就把两口子给毙了。
阿珠亲眼看见爹妈惨死在洋人手下,于是对洋人愤恨至极。
一天夜里,她穿着一身白衣,跑到海边,对着远处洋人的一艘货轮拜了三拜,嘴里喊道:“火起!”
那艘洋人的货轮里本装的是一些准备打仗用的武器弹药,被她喊了这么一嗓子,那船上顿时燃起大火,大火又引爆了那些弹药,整艘货轮顿时爆炸。
里面上百个洋人,跑都没来得及跑,就被炸成了渣。
这一幕被许多海边夜市上的看在眼里,此后他们都说这阿珠是仙姑下凡,是救世主。
于是奉她为头领,甘愿追随于她。
阿珠也借着这个机会,打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号,召集了一众人,组织成了一个教派,也即这宝龙教。
由于那时候百姓疾苦,且把罪过都归结在了洋人身上,所以民间反洋情绪很高。
阿珠的宝龙教成立之后,旗号一打响,就得到了大量的追随者,宝龙教很快发展壮大起来。
但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
阿珠当了宝龙教的教主,拥有了权利,但不可能只享受这尊位,不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