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我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得跟你打报告,你以为你是谁呀。”
我笑了笑.
“道长您知道我不是这意思。”
他叹了口气。
“我虽然叫那人一声兄长,但他跟我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
随后我听他所讲,才知方川江入道门之前,在俗世有一个很不错的家庭。
方川江的爹妈是旧社会时期的地主,即便在那个饥荒横行的年代,他打出生后都没饿过肚子。
方川江的爹妈虽然是地主,但算不上那种压榨人的老财。
平时对家里干活的长工都是客客气气的,不但管吃管住,也从不压榨工钱。
而方川江所说的那个大哥其实是一个孤儿,被他的爹妈收养,算是养子。
因而后来也随了方家的姓,给起了名字叫做方止水。
因为这个孩子性情和善且喜静,所以算是取“心如止水”之意。
方止水比方川江大五岁,方川江出生之后,因为方止水的年纪还太小,不能像那些长工一样下地干农活。
因此方家父母便给他派了个轻巧的活计,那便是照顾方川江。
所以方川江从小到大,一直是方止水在照顾。
小时候是照顾他的吃喝拉撒,后来方川江上学了,他便又成了跟在方川江屁股后面的书童。
虽然方止水在方家的地位不高,顶多算是个特殊点的长工。
但方川江从来没有看不起他,真把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对待。
后来读书识字的方川江偶然接触了到一本道门典籍,看过之后对其中的大道十分痴迷,如此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十来岁出头,便吵嚷着要上白莲山出家当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