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按照排教的规矩,排工到了一片新的水域理应拜访当地排头,至于这拜码头的礼品可轻可重,重点是得讲这规矩。
当然相应的,排工到了某一水域要是遇上了麻烦,当地排教也应当无条件的对其提供帮助。
这样的规矩从古至今传了几百年了,也是排教经久不衰的原因。
就连金庸老爷子的书中也可见排教的影子。
当然,任何行当中有好就有坏,有良性的互帮互助,也有一些败坏规矩的渣子。
吴排头说他年轻时候放排就曾遇到过。
说那日吴排头从湘江上游放排,路过昭陵段水域,突然看见一个穿蓑衣戴斗笠的人坐在江边的礁石上。
这家伙面前的水面上摆着一张破竹席,又用脚勾着一个背篓。
懂道的人知道这叫讨水钱,和那些“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拦路山匪一样。
不同的是这家伙不明抢,而是一个懂得一些歪门邪道的术士。
排工过水见到这种人得赶紧掏出钱串子或是值钱的物件往他那背篓里扔,这术士满意了,收起破竹席你才能走。
否则他便一根根的抽出竹席的竹条,随之排工的木排就会散架。
木材运不到下游去交差都还是小事,搞不好还得弄出人命。
吴排头十六岁开始跟师父放排,什么场面没见,便是懂得他的意思,也不肯让他敲竹杠。
最后果不其然,那术士抽掉竹条,吴排头的木排当即散了,几人落入江中,木材被冲得七零八落无法找回。
吴排头上岸之后当即找到那术士,没有当面跟他起冲突,反而是要请他到镇上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