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 章 汉12

钱时:昭帝甫十四而能明燕书之诈。昔人谓成王有惭德,固矣。虽然,昭帝止于昭帝,而成王进德,遂至学有缉熙于光明之盛。愚于此则深见,天姿虽美不足恃,而学问之功为大也。昭帝享国则固日浅,而成王复辟之年亦方弱冠耳。《洛诰》答周公之语,非大进所学有见于道,能为是言乎。因观三代而下,英君谊辟,非无刚明特达之才,而不能跻之二帝三王之盛者,皆由不学之故。非不学也,不以二帝三王之所学者为学也。非不学二帝三王之所学者也,无二帝三王之佐也。由是言之,成王虽疑周公而周公不负成王,昭帝虽不疑霍光而霍光则有负于昭帝多矣。

洪迈:汉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

父母父亲:汉武帝刘彻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

姊妹兄长:戾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昌邑哀王:刘髆,姐妹:鄂邑长公主(盖长公主):汉昭帝的大姐,,汉武帝的大女儿,生母不详。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的长女。诸邑公主: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女,与阳石公主同坐巫蛊之祸而死。石邑公主(一说阳石公主):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女。夷安公主: 汉武帝之女,生母不详,嫁汉武帝姊妹隆虑公主之子昭平君。

后妃皇后:上官氏,上官桀孙女,上官安之女,霍光的外孙女。妃嫔:周阳氏。

罢乐淋池,昭帝刚登基时,派人修造了一座淋池,方圆千步。池中栽植分枝荷,号为“低光荷”,池中又有“倒生菱”,池底的泥呈紫色,称为“紫泥菱”。昭帝非常喜欢淋池,常乘文梓之舟,通宵达旦地在这里游玩,并让宫女唱歌,其词曰:“秋素锦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云光曙开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为多。”到了年底,很多大臣上表谏阻昭帝不要耽于享乐,昭帝接受了群臣规劝,不再贪恋享受。

亭台楼榭、鸾舟荷芰也随着时间推移以至朽烂湮灭。太液黄鹄,始元元年,昭帝八岁,有一只黄鹄(天鹅的一种)飞入建章宫内的太液池中,群臣都认为是瑞兆,便趁机为昭帝上寿。昭帝非常高兴,就赏赐诸侯、列侯和各宗室成员,并作歌吟唱,其词曰:“黄鹄飞兮下建章,羽肃肃兮行跄跄,金为衣兮菊为裳;唼喋荷荇,出入蒹葭;自顾菲薄,愧尔嘉祥。”

他的悲剧婚姻。

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后,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昭帝十二岁时,纳年仅六岁的上官氏为皇后。不久发生辅臣争取,上官父子被诛,皇后因为年幼且是霍光外孙女未被废黜,但经此一变,汉昭帝对皇后越发冷落。其后,霍光为了让上官皇后获得专宠,增加怀孕几率,不许后宫妃嫔进御;并命令宫女穿“穷绔”(有前后裆、系带很多的一种内裤,不方便解开),以防范昭帝跟宫女偶生暧昧。但直到刘弗陵因病去世,上官皇后也未能生育子嗣。

刘据(生于公元前128年—卒于公元前91年),汉武帝刘彻嫡长子,汉昭帝刘弗陵异母兄,母为卫皇后。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夏立为皇太子。刘据成年后,汉武帝每每巡游天下,便以国事交付太子刘据。太子为政宽厚,屡屡平反冤案,深得民心。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明而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冤案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祖父刘据追加谥号曰“戾”,重修陵寝,供奉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