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只能在衡量情况下,做出一个50名学生中,必须要有10名女生的规定。
这已经是她经过计算得到的最好的比例,再多一些的话,连男孩子的上学也会成为问题。
在这样的规定下,学生家长们都急坏了。
学校方面是每招收到10个女生,就会通知40个报了名的男生家里可以去上学了。
问题是女生太少了呀!
除了得到消息后就一点没犹豫去报名,报名顺序排在前面的那些幸运儿顺利地进入了学校外,排名靠后的那些男学生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待了。
因为他们报了名,却需要继续等待有新的女学生来报道。
可家里有女孩子愿意往外面送的实在太少,即使上学是免费的,家长们还是觉得把女孩子留在家中干活更划算一些。
就连打算把男孩子送去上学的家长,也不愿将家里其他女孩子也一起送来。
都是老百姓,谁又比谁更“傻”呢?
全员聪明人的结果,就是男孩子也没地方上免费的学校了。
于是一些人就站出来指责那些只送男孩上学,却自私地把女孩子留在家中的人。
他们倒不怎么敢去抱怨女大公。
毕竟大公本人都是女子,跑到她面前抱怨她对女孩子的照顾?
那不是找死吗?
就在男孩子的家长们心急火燎的时候,负责招生的某老师(在某位大佬的指示下)偷偷给了家长们一个指点。
没有家长愿意把女孩子送来,他们这些家长可以自己去找啊!
40个男生家长可以联合起来去找10个女生来嘛!
大不了每个家长凑几个铜子,用以补偿10个女生家里。
和实打实放在眼前的铜币相比,一个留在家里做活的小女孩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吧?
还别说,这个办法还真让不少家里有女孩的家长动心了。
在这个孩子夭折机率很大的世界,几乎每家都是能生几个生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