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如隔三秋

扶正他的身子就往侧退开些。来人身量瘦削,站在门口背着光,投在地上一道拉长的影子,轻歪了下脑袋避了点光辉,终于瞧清灰巾束青丝,髻上的桃木簪朴素却也熟悉。

正是周玄清。

听到这声音,砚卿君的眼皮微垂,不知在想什么。

周玄清一步一步走进,眼角余光瞟了瞟孔先生和狐四娘。“门开了,一会可能会掀了房梁,两位尽早离开吧。”

话言毕,她就坐了下来,正对着砚卿君。“老话怎么说来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不对。”周玄清顿一顿,目光一厉,“妖孽,小道抓到你了。”

那孔先生和狐四娘一时间迟疑着要不要拔腿就跑,觑看妖君脸色,又打量周玄清。

这小道人怕是斗不过妖君的。

砚卿君抬起眼皮,从周玄清的脸上扫了一眼。他的目光落到了屋子外头,也不知是不是刻意避开对视。

“本君不走,你有本事尽管来抓。”

周玄清在心底暗呸了一下:谁不知你诡计多端。

扬起眉梢,眸子里又是挑衅又是玩味,开口道:“那就劳您自个把捆妖绳绑上吧。”当真就从腰后取下一根紫乌的长鞭。虽乍看去破旧藏污,但已被她用符水浸泡过,占了些除妖斩祟的神异。尤其是这手柄的一节枣木,是从先人墓边的枣树上砍来的。

世人只知桃木辟邪,却不知枣木也能。

要说起这根鞭子呢,从前是被南山用来赶青牛的。若不是周玄清喜欢看书,依样描各种符箓,有一回画出了能让青牛说人话的黄纸符。结果刚贴上那头青牛的脑门,牛开口第一句便是:莫要再打老子咯。于是便再没用过这根东西。

这次下山,为了防个万一,周玄清果断的收在了身边。

砚卿君终于抽回落在外头的视线,迎上那道放肆的目光,薄唇微张,舌尖有意无意抵在左右瓷白的利齿上轻舔一下。

接着唇齿上下一抿,泄出一声清冷笑意。“周掌门何必对本君念念不忘,所谓人妖殊途,三个月的相处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