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王爷自信真的能够压制万云的乱局吗?所以,王爷何不以仁爱之心去度化他们,让他们可以自知己非。再让他们重新治理自己的国家,这样即省了王爷奔劳,又能把这次战争的危害减到
最低,这岂非两全其美!”
龙筱幽沉吟道:“国公所言,倒也不错!可是国公,并非我龙筱幽性情残暴!只是这万云各国暴政已久,权贵君兵虐心极重,非强力压制可以控制啊!”
总督缓缓点头道:“王爷所虑,下臣也有所感!但是王爷不应忘记,王爷有今日战果除了王爷自己的文武才能盖世,属下的忠心效死又不重要吗?归根结底,王爷的征战已经顺利的出奇,各
国百姓的民心所向,其实是最大的因素呢……!”
龙筱幽点头道:“是的!若非万云诸国的百姓倾力相帮,我这几万大军,确实怕早已经客死异乡了……”
总督沉吟片刻,缓缓道:“王爷,万云暴政由来已久,人们虽气愤于国主的无道,但对于放纵的制度也早已经习惯了。王爷如今虽然暂时去除了他们的灾难,可您的严刑峻法一定会让百姓感
到不适。当他们的拘束感到了一定的地步,恐怕将又是一场大乱,王爷愿意那样吗……?”
“这……我倒还真没想到……”沉吟一阵,龙筱幽问:“国公所言,的确是我疏忽了,那您有什么意见呢……?”
总督缓缓道:“王爷,为上者,计以谋世;仁而养世;贪则贫世;暴则乱世!王爷力行善政,但却失于诚信道义!尽多策划能事为治国谋略,这在别国或许可以有所建树,但在万云这种长久
愤世的过度,长久下去,恐怕会更曾人民叛乱之心!万云各国的国君早前因贪而贫民乏世,后暴而乱政乱国。王爷如今虽然那以计谋得胜,正是应该以仁养世的时候!正所谓:上行下效!在
下臣看来,随同王爷的将官虽然不乏高明,但真正懂得施政有道的,实在寥寥而已……!”
这话说来,一面是说龙筱幽本身的施政就存在问题,加上不会管教属下,大又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意思!
龙筱幽虽然对这话听来不大顺耳,可却又难以反驳,叹口气缓缓道:“哎!是啊!我向来遇事过于依赖计谋,所以任用的人也多是机巧。在以往我也见到了各地治理少又生平,多是死气沉沉
,正是施政失误所致!”
总督点头道:“正是,治国是为了国强,而国强首先当要君仁,官贤,百姓才能安乐!严刑峻法虽然可以避免国家太多的混乱,但同时却也阻止了人民的努力。治国于君应擅于选择属下,本
心也要不失仁爱!于官,应公正无私;于民,应该让他们又活跃的生计,开阔思想,方可富己强国!如今王爷对诸国原官员过多压制,限制了他们的施政空间。一旦激起众怒,恐怕就难以遏
制了。若再过于限制百姓的心智,就算不乱,也只是矫枉过正,那又真是王爷愿意看到的……?”
龙筱幽苦笑道:“国公,你的话我已经明白了。可是说来说去,治国有道还不是方法,策略,和我自己心底是否仁厚怕没什么重要吧!”
总督正色道:“王爷此言非也!善谋者多得胜,但怎不见历来多为献媚蛊惑者!这只因善谋者多以诈术行事,因而永远无法放下对一切的疑心,难以达到真正的豁达无碍!一旦听到辩驳,也
难免心生蒙垢。可仁者无敌!实际便是在无疑,无惑!下臣观王爷近来思虑极多,可是因为已经臣服的十一国至今未能民计兴盛……?”
龙筱幽缓缓点头,总督接着道:“教人应以正念,但正念却无疑许多禁止!捷径虽然更多机巧,却更利于发展。放纵权柄并非怠惰,而是适当的让人放怀图利。只要无关大计,不祸于众,也
并非不可行。反之,一味强行禁止,如当今各国的死气沉沉。虽无大乱,但也难得微利,这又很好吗!如当政者真有才能,可见利弊得失明确,就不会怕漏微而谋大利。如当政者还能兼具仁
爱体心,官民同感,更可兴一国欢快,成一世盛典。各种利弊,以王爷慧眼自应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