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要不,儿子也捞点儿?

二来,白家除了他和二哥,其余都是老实人,无论是种田还是搞个人手艺或者说是打仗都行,但唯独这商场的弯弯绕绕家里人是搞不来的。

二哥虽然说有些商业头脑,经常在外面捯饬个小生意,但是对于商圈的勾心斗角却是不那么擅长,毕竟还是老实。

就比如说这次自家开酒楼,如果是别的东家,谁管你伙计和大厨的死活,是按市场价给工钱你就得往死里干。

但自家二哥却是让员工们能者多劳,干的多钱就多,干的少就没钱,干的不好就滚蛋。

再比如说食材方面,可能有些酒楼就选择寻常的食材,兑吧兑吧,新鲜和不新鲜的往里面掺一掺,反正客人也吃不出来。

可是二哥在自家酒楼食材的采购方面却极其严谨,都是经过层层筛选,自家酒楼不管是卫生方面还是食材方面,无一不是做到最好。

能做到这样对顾客绝对是负责任的,但是对于自家,好不容易攒下的些家本,这开个酒楼一下子就清空了大半。

不过后面也能猜想到,自家酒楼做成这样也绝对不可能不赚钱,总会赚回来的。

他这个县令也不是天天都在闲着的,也有许多他自己的事情要处理,二哥一个人要管酒楼还要管食品加工坊,凭二哥一个人再加上他肯定是顾不过来的。

倒不如大方点分出去,大家合作,互利共赢,皆大欢喜,他家宝贝女儿还说了,他这叫招(官)商(商)引(勾)资(结)。

对于各商家来说,这递在手里的橄榄枝,不接那才是傻子,白家,他们平日里想攀还攀不上呢!

两天后,在城东蓝水河边,一座名为“蓝水食品”的工坊挂牌成立,放出消息,大量收购新鲜的桔子桃子柑子犁和柿子杏子等。

桔子、桃子、柑子、收购价,一文两斤,梨一文半两斤,杏子、柿子一文三斤,这个价格虽比不上去年的零售价,但比起今年已是算是极高的价格了。

一时间,百姓们奔走相告,纷纷把自己家的水果挑来这里。

与此同时,城西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子也贴出告示,大量收购板栗、榛子、核桃、松果等这些不适合做罐头的山货,还有部分不能做成果脯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