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科技发达,种花家人民们普遍都能待在空调房里,并且对于冰块儿那是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能使用,而且冰饮冰食更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百花齐放。
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说都没有开展科技,可是也不是就制不成冰了,如果要制冰,那她说不定还真有办法。
虽然她是个文科生,但他的学习成绩从小到大一直都不错,初中学习化学的时候就学过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以及硝石制冰的化学反应等。
她记得,当时化学老师教他们的时候,不仅亲自在实验课上做了这项实验,还引荐了一则古代的杂记文章,到现在她还记得这本书的名字叫《淮南完毕术》。
此书里面当时记载了古人是如何做到不用科技就可夏日制冰的办法。
“取沸汤置于瓮中,密以新缣,沈井中三日成冰。”
当时她就觉得,古人虽然科技落后,但是能人巧匠着实不少,有能耐的人也很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这也就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不过用这种办法制成的冰极少,只能有一些冰碴子,而且办法还极为不易,能制成冰的可能性不大。
要想大量制成冰,还是需要用硝石制冰的办法,同样是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不过是不用放在井水里,只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
准备一大一小两个容器,大的容器里面放上凉水,小的容器里面放上沸腾的热水。
再把灌满小容器的热水放入大容器中,盖上一层稻草或者说是布料放缓蒸发速度。
最后把适量的硝石放入大容器的凉水里面,放置阴凉地方静待,用不了多久,小容器里面的热水温度就会降到零点,水化成冰。
而这个办法制成冰块的关键就在于硝石,从前学过,在古代,硝石叫做苦硝,味道苦咸,在中医里面是属于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中药。
其中最著名的最常见的就是用于治疗伏暑泻痢,意思就是用于治疗因为夏天炎热潮湿而引起的腹泻痢疾。
按道理说古代大多数医药馆都有的卖这味中药苦硝,就是不知道这个朝代的药馆里面有没有的卖了。
思及此,白宝香赶忙出声,“爹爹,宝儿有,法法,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