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红薯育苗

待红薯全部育苗成功后,白靖安等人就按照原先商量的免费分发给百姓们耕种。

百姓则需要跟县衙签订契约,红薯收获后由县衙按五文一斤统一收购。

如果种植户私卖红薯给他人,除了处以高额的罚金外,还会打板子,甚至流放。

拟定好细节后,又估算了这些红薯的出苗量,去年播种的30亩红薯地,总共是收成了20万斤左右的红薯,分批育苗。

按50斤每亩算,20万斤红薯种大概能种4000亩左右,就算有多的,也最也就多个一两亩的样子,到时候再放。

清河县整体还算是比较大的县,整个县大概有两万六户左右的人家,虽然周围也有一些山脉,但田地也不算少了,这4000亩左右的红薯其实目前根本不够分的。

所以并非是50斤红薯出的原芽,一次就能种满一亩地,而是需要等这些芽苗长成长长的足够粗壮的藤蔓后,进行二次插扦才堪堪够。

否则,若是单种薯块,怕是得在这个数量上翻个倍都不止。

他们没这么多薯种,只能麻烦点采取二次插扦的方法,好在清河县这段时间下了暴雨之后,天气也恢复了正常,气候足够暖和,有足够的时间让红薯生长。

白靖安便悄悄和西递村村长、族长们透了话,要种红薯的快点来报名,因为薯种不多,暂定每户一亩,500文钱一亩,一亩是三千株苗,先到先得。

西递困的村民们,是亲眼见过这种新粮有多高产的,早就盯着了,也知道朝廷下令全县推广的事。

但红薯总共就那么点,全清河县这么多人,就算一家分一个,它也不够的,这会儿就显出朝中有人的好处来了。

得了白靖安的话后,西递村的村民们一窝蜂的拢到了村长家,把他家围得水泄不通。

里正按白靖安给出的规定,给全村包括白家在内的59户人家都报了名,签了合同按了手印。

里正扬言,收获后谁要是敢私卖红薯,直接逐出村子。

村民们都笑嘻嘻道,那哪能呢,大人那般提携咱们,咱们可不能给大人抹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