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七、八这两天,人尤其多,白靖安压根忙不过来。
不得已只好抓了几个子侄打下手,忙到掌灯时分,才堪堪把乡邻们要的对联写出来。
并放出消息去,明后天要出门送年礼,若是求对联,得下午晚些时候再来。
白靖安这边忙,白家其他人也忙,清洗用具还得买年货,做腊肉、包饺子、打年糕,以及炸春卷、麻叶、米果子。
乡下人家,一年到头不知道能吃到几口肉,饭碗里难得见到油星子,更何况是用油炸的零嘴等,想都不敢想。
今年白家的日子好过了,老胡氏大手笔的买了两百斤肉和三百斤糯米还有精粮来做年货。
这样,除了上供宗祠和送人情外,还能留下一些自己吃。
做年糕和米果子,这些都是力气活,光是自家几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老胡氏便请了族里亲近的一些族人帮忙。
打年糕这天,白天热闹极了,小孩子们都在现场凑热闹。
她还不会走路,不像家里的其他哥哥姐姐,都能自己跑着去凑热闹,看打年糕混吃食,自己只能在婴儿床里待着。
二十六做年糕。
把糯米泡上两天,洗净沥干水,再把黄桅子果煮烂榨汁,将米均均的染成金黄色,再上锅蒸熟。
不过半个时辰,糯米饭的香味,便飘得满村都是,馋得大人小孩直咽口水。
就是白宝香也被这独特特而霸道的香味馋得小鼻子一耸一耸的。
林氏好笑的点了点她的小鼻子逗她:“我家乖宝也想吃是不是?”
“吃、吃!”是啊,闻起来太香了。
“小馋猫!且等着,娘去给你拿。”
没一会,林氏便捏着一个极小的饭团回来了。白宝香一见,大眼睛顿时亮晶晶的,张着嘴要吃。
刚蒸好的糯米团子还有些烫,林氏还给饭团上面撒了一些些红糖,给吹了好一会儿才让白宝香吃。
进嘴之后这种糯叽叽,香喷喷又甜滋滋的,这种甜不是那种很腻的甜,搭配着糯米饭团吃刚刚好。
有点儿像前世吃过的那种驴打滚儿,只不过是没有那层黄豆粉。
奶团子嗷呜嗷呜的吃掉了糯米饭,张着嘴还要。
林氏却是不肯再给了:“这东西虽香,却是不好克化,你还小吃多了容易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