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大人们的交谈得知,白家现在是除了自家爹爹白靖安这个秀才之外,孙子辈的哥哥们有三个都在读书。
分别是十一岁的三哥禹城,五岁的亲哥禹昊和六哥禹义。
尤其是亲哥白禹昊更是白家这一辈里最聪明早慧的,大概是随了爹爹,于读书上颇有天赋。
才五岁多一点,小小的年纪便能将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已经开始读经史了,妥妥的一枚小学霸。
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外,也同娘亲林氏平日里的教导分不开。
不同于白靖安是在县学跟着山长学习,而几个小辈则是在林外公的私塾念书,跟舅舅家的两个表哥们一起念书,关系也是极好。
不过是小辈们今年放完年学之后接着就是雪灾,受灾情影响一直没有开学。
而大房的两个堂哥禹文、禹武则是没有赶上好时候,错过了开蒙的年纪,只有等弟弟们每日里放了学回来教他们,或是三叔旬休时回来指点一二。
大哥禹文十四岁了,目前跟着父亲白靖福学木工,本来十二岁的二哥禹武也是一起跟着父亲学习木工,但是这孩子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舞刀弄枪根本坐不住。
于是白老头便想着今年开春把禹武送去铁行学打铁,以后高低也是门吃饭手艺。
而二房家九岁的四哥禹信本来也在学堂学习,但是在去年看病的时候,被县里济春堂的李大夫发觉了习医天赋,颇为看中收为徒弟。
于是家里决定让小四今年开始跟着李大夫去学医,也是年后被大雪影响还没去医馆学习。
古代学门手艺贵,读书更贵,爷爷白老头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早些年退伍拿到的银两,几乎都花在了白靖安和小辈们的学习上。
所以哪怕大人们个个都勤快,白家的日子依旧过得捉襟见肘。
这次自己被坏人掳走,家里又出了好大一笔银两。
阿爷说明天就让大伯二伯跟着爹爹一起去县里,爹爹去读书,而两个伯伯们带着剩下的猎物和女眷们做的绣品去卖了,好换些银两给哥哥们交束脩。
白宝香不禁想,坏人要走的那些银两估计本来就是哥哥们念书的钱,是自己的原因才让本就贫穷的家里更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