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苟犹豫了很久,才点头艰难承认:“会!”
他要报仇。
他本以为大人会责骂他,可邵寂言只是轻笑道:“那就会有一个同样的年轻人,像你现在一样愤怒,想要来到潮城的土地上,重复着一样的恶行。”
以怨报怨就像是一个循环,只要不斩草除根,就会一直担心被人寻仇。
荀苟不傻,他明白邵大人说的话的道理,可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凭什么倒霉的就是我们潮城人呢,为什么扶桑人就不用经历这样的事情呢?”
这也是为何,邵大人派他出来跟随前往扶桑的运粮船,他想让荀苟亲眼看一看,看看扶桑的情况。
邵寂言告诉荀苟,征服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武力有时候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孔子最主张“仁”字,有时候有些情况,仁比武更加好用。
就像邵寂言所做的,他并没有让赵阳像扶桑人入侵潮城那样去杀死扶桑人,而是让他缓慢地在扶桑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甚至不惜从潮城人的嘴里抠出来粮食给扶桑人送去。
说实话,有荀苟这样疑问的潮城百姓并不在少数,只是他们非常信任邵寂言和苏蔓,才没有公开表示什么反对的言论。
就像荀苟,他心中有疑问,却还是固执地认为邵寂言肯定有别的苦衷或者想法。
邵寂言还给荀苟说,如果只靠仁字,他大可派一些教书先生去扶桑,为何还要先让赵阳训练一队人,准备完全才去扶桑呢。
这些答案,都要荀苟自己去发现。
荀苟这一次前往扶桑,类似于空海前往潮城,二人都有着满满的疑惑,都要到一片未知之地才能解答心中的疑惑。
如今荀苟已经明白邵寂言的良苦用心,至于空海什么时候能够领悟,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