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以工代赈

苏蔓前世在沈家生活,沈家当家的走南闯北,四处做生意,见过各地不少新鲜的玩意,后来在北方定居,那里冬日漫长,又格外寒冷,虽然沈家不缺炭火棉衣,可穿太厚了,总归是不舒服的。

后来,府中上下便开始建造一种新鲜的玩意,火炕。

这东西一开始是下人先用,让下人试试安全与否,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苏蔓在绣活院子里,没有先用上,听先用上的人说这东西可好了,夜里睡觉盖一层棉被都暖洋洋的人,不知道有多舒服,心里艳羡的很。

便四处去看热闹,找做火炕的工匠,听闻他们都是从更北方的地方专门被沈家请过来做火炕,经常问东问西。

苏蔓小时候生的可爱,天真活泼,又不怕人,她好馋嘴,养母尝尝给她的小口袋里塞些零嘴,她是个大方性子,分给那些工匠吃,听他们说北方的故事。

好奇火炕的作用,还经常问东问西。

这种工匠做的活都是家传之密,要传给家中下一代的,若苏蔓是个男孩,这些人肯定不会告诉她那么多。

但谁让苏蔓是个丫头,又还小,那些工匠做事的时候也不防备着她。

苏蔓和他们待在一起两三个月,把如何建造火炕摸得门清,不知道是不是重生的好处,到现在还记得清楚。

苏蔓回家画好火炕的构造图,好好睡一觉,夜里不知道什么时候,邵寂言终于回来了,带着满身的寒气。

他暖过身子换过衣服才上床,可依旧带着一股冷意。

苏蔓睡得迷迷糊糊,伸手将他抱在身前,努力给他暖着。

心里浮现一个念头,怎么早点没想起来,在自己家中先修个火炕呢。

第二天一大早,邵寂言一醒,苏蔓也就醒了。

她把自己画的火炕图拿给邵寂言看,讲了火炕的作用,邵寂言眼前一亮,他仔细看着图纸,在心中细细描摹,果真如同苏蔓所说,若是能够做成功,便能用极少的炭火维持温度,那城外的流民就有的救了!

他大喜过望,衣服都来不及穿,下床到书桌前,开始描摹:“一会儿我便去工匠所找人,码头那边先建造,城外再等等,昨日我想起你说的话,总不能让这些流民什么都不做,我们给吃给喝,只怕等到饥荒过去,他们也不愿意离去。”

以工代赈,是邵寂言脑海里早就有的主意,去年在镇子里,发洪水时,他就用这个法子招募不少百姓修建河堤,最后百姓得到了钱,河堤也修好了。

这次没想起来,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流民温饱没能够解决,再让他们干活,只怕很快就会逆反。

可昨日苏蔓做的很好,她先是让许冲找出维护秩序的人员,让他们干活给他们粮食,这就相当于开了一个很好的头,让这些流民意识到可以用自己的劳力换取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