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跟着邵寂言去城外一次,东沂乡临近沂水,码头众多,水系四通八达,即使遇到旱灾,情况也比别处要好许多。
粮食虽然有所减产,可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苏蔓在城外的水坑里看到许多妇人在摸泥坑,想要摸些大鱼或者黄鳝去卖钱,却对那些拇指长的小鱼儿视而不见。
这种鱼儿体型小,清洗不方便,腥味很重,而且老人都传言这种鱼儿是吃泥巴长大的。
苏蔓见到干涸的土地上洒满一片片银白色的小白鱼,觉得有些可惜,这种鱼儿若是能够晒干,晒得多些,用辣椒炒炒肯定好吃。
她便厚着脸皮,让那些摸鱼的妇人把不要的小鱼儿给她,半天功夫就弄了小半桶小鱼儿。
回到家中去挤出内脏即可,小鱼的腮和鳞片都不大,吃到嘴里也不会察觉出来。
随后在锅里用热油抹一遍锅底,把小鱼儿铺在锅里,小慢慢炕,炕到半干再放到太阳下面晒。
就算不用油炕,也可以直接在大太阳下面晒干。
做好后,苏蔓特意用辣椒炒了一盘,邵寂言就着足足吃了两个馒头。
荒年时用来做菜最好不过。
第二日再去时,苏蔓便让邵寂言在荷包里装一把晒干的小鱼儿,教那些百姓也学会炕小鱼儿。
外面的日子不好过,邵寂言平时不在时,便不会让苏蔓他们出城去,据说最近城外闹起土匪,已经开始有人抢粮食了。
说到底还是城内安全。
邵寂言把苏蔓做小鱼干的法子给传了出去,书院里的人也都在他的带领下帮百姓们想方设法地活下去。
到了诗会这天,邵寂言一大清早就起来,穿戴好苏蔓早就给他准备好的衣服鞋子,好一个翩翩英俊少年郎,仅从外表上看,一点都看不出来已经膝下有一女。
见爹爹打扮的这么好看,小月牙被秀秀抱着看着他目不转睛。
“小姐也觉得邵夫子好看呢,是不是呀?”秀秀逗弄小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