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有备而来

可今朝高祖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商人,后来夺得天下,自然对商人广开优待,不仅放宽了对商人后代不许读取功名的限制,还特意允许商人可以穿好衣服,出行也可以坐马车。

只不过仍有限制,比如商人税重,以商税代替农税,在重税的压迫之下,农民依旧愿意留在乡间种田。

再者就是商人位贱,假如一起案件,商人和普通百姓打官司,为官者必须苛待商人,这是为了让商人避免逐利的天性,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饶是如此对待商人,在几十年的发展之下,商人还是不断壮大,积聚财富,和一切为官者勾结一起,逐渐形成世家。

这些世家牢牢团结在一起,对抗朝廷的禁令,他们逐利的本性更是让他们比普通百姓敏锐,在饥荒到来之前,早早地囤积粮食,抬高粮价,甚至用金钱买通官员,不许他们上报此事。

这件事无疑敲响了皇帝心中的警钟。

能够坐稳天下之主位置的人,侧卧之榻又岂能容忍他人酣睡?

皇帝表面上放弃了对景州一事的探查,把注意力放在南北战事之上,可依旧没有放弃景州一案潜在的罪犯。

只不过为皇者有的是耐心。

这次左三思从京城前来,带来了东林书院的十二位学子,既有共商学问的念头,也有趁机查探景州的想法。

周崇阳知不知道这件事,还不好说,他如今没了官职,不过是个书院的山长,能做的也不过是提供一个辩论的平台。

两个老狐狸心照不宣地打着哈哈,很快便把左三思迎到书院。

山上有住处,有些学子离家较远的,则会在山上住宿,还有些人不愿与他人同住,想在山下租房子的,也大有人在。

邵寂言和唐若初看了会热闹,见左三思去休息,这才放下心思,回到私塾准备温习功课。

另一边,左三思在房中会见周崇阳,他突然出声问道:“你们书院里,可有一位名叫邵寂言的学子?”

周崇眸光一闪,“哦”了一声,“你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