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报上说,永州城郊有一处矿脉突然塌陷,砸死数千人,伤患上万,太守不敢自行处置,请求朝廷明示。
伤亡人数太多,太子首先提出质疑,那矿脉规模不大,为何会有那么多人突然出现,那么巧,又刚好发生了坍塌。
他怀疑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肃王则表示,坍塌那日刚好是休沐日,矿工乏累,不愿长途跋涉,家眷便纷纷赶来探望,人一多,矿洞里自然地动山摇,突然塌陷也不足为奇。
讲道理,这个理由实在是太牵强了。
都知矿洞危险,谁也不会冒着坍塌的隐患全部挤进去。
于是两人唇枪舌战,火药味十足。
太子有理有据,但最终,天子却将此事定为了意外,批了折子,还拨了赈灾款。
下朝后,百官议论纷纷,圣上一味偏袒肃王,莫非圣心有变?
可众人不知的是,圣上哪里是偏袒肃王,分明是偏袒恒玄侯。
慕云谏最终服从了肃王的建议,将所有人都引至城南的那处矿洞里,命人封闭了出口,再引河水倒灌,承重梁被河水浸泡,最终轰然倒塌。
送急报的信使被肃王截杀,急报就从南家倒卖私盐,变成了矿洞无故坍塌。
此事在永州掀起了轩然大波,焦点瞬间被转移,盐矿一事就被生生的压了下去。
散朝后,肃王就以此事为由,要求与周亦卿密谈。
永州…
慕唯记得,永州的两处矿洞都是南家的产业。
正想着,床上的周亦卿突然吐出一口黑血,仔细看去,血里竟有细小的蠕虫正不断的蠕动。
慕唯心下大惊,忙喊道:“让魏先生快些!”
话音刚落,魏繁楼就冲了进来,一看地上的黑血就凛声道:“金蚕蛊?!”
此毒产自苗疆,是将百种毒虫密封在瓷罐里,让它们自相残杀,互相吞噬,一年后打开,剩下的那只会形状像蚕,皮肤黑黄,故称金蚕蛊,剧毒。
制粉后无色无味,中毒者有如万千条足虫在全身啃噬,痛苦难当。
而另一种下毒方式,就是以母虫繁殖幼虫,幼虫极小,不易察觉,趁人不备便会钻入眉心。
幼虫嗜血,不但会将大脑啃噬个精光,还会寄生在心脏处,以血肉为食,直到中毒者死去后,再破体而出。
魏繁楼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给众人讲述,所有人无不面面相觑,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