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商号是无力投资,而且这玩意费效比不高,明知道是打仗用的玩意,皇明商号一旦出钱造,那这帮海军肯定免费用,所以朱姬润直接把这个生意甩给内阁。
对于皇明商号来说,本来他们的民船建造生意就不多,还都集中在渤海湾,哪里需要什么浮船坞。
只有内阁可以依托这个接到业务,其实对于浮船坞的需求还是有的,例如一部分船舶因为风浪或者其他原因搁浅损坏无法行驶回船厂维修,或者船厂泊位不够临时停靠提供维修能力。
还有就是一些深水船只过浅水航道,可以用浮船坞背负这过。
内阁经过考虑也同意了接手这个业务,不过海军希望至少要造十个,内阁经过慎重考虑想先造一个看看,最后争论起来,内阁直接一句你想造自己掏钱造去,我们花钱爱造几个造几个。
官司打到朱慈烺这,考虑到海军战舰被击沉的概率不高,用到大型浮船坞也顶多一次两次而已,没有必要准备那么多。
毕竟欧罗巴那边只是缺少一万吨以上的干船坞而已。
至于一万吨一下的船坞,随着海运的发展,欧罗巴只要大一点的港口城市都有那么几个,足够海军使用。
对于皇明商号来说是甩掉一个包袱,省的做无用功,对于内阁来说这是一个打入制造高级船舶的契机,大明最顶级的船舶制造一直被皇明造船垄断。
而浮船坞的技术难度已经足以让内阁的造船厂学到很多技术。
不仅仅是造船厂这一块,内阁这次看着是花了两亿两银子捡破烂,实际上很多行业只要插手进去,以后挣钱不都在后面么。
大明的基建不会停止,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五十年内基建不会停止,而这些行业只要做好的好,以后都可以继续接订单,甚至内阁完全可以自己投资自己建,不用看皇明商号的脸色。
朱姬润看着皇上翻看皇明商号的计划,在军事领域停留的最久,在皇上的眼里除了打仗就没有大事了,但是从朱姬润来说,打仗还不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你这打仗打的日子都不过了,那真的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