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要求很简单,退出对大琉球的骚扰,保证以后不会再犯,通商可以,但是要赔偿这次大明出动军队的损失。
大明手里还有一手的好牌,无论是第一舰队南下巡航,还是龙牙港堵住对方的航路,这都是王牌。
朱慈烺不怕对方不乖乖低头。
至于惹得荷兰不顾一切的远征?朱慈烺还真的不怕,不管远东怎么闹,荷兰人的核心利益还是欧罗巴。
就像大明,不管新大陆打成什么样有多重要,大明也不可能不顾一切把全部兵力都调到新大陆去跟欧罗巴人死磕的。
打不打得过是一说,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本事除非是傻子,不然谁都不会用。
而派一部分舰队,现在大明只有一支第一舰队,等到荷兰人准备好之后派兵到南洋,大明就已经有两支第一舰队的实力了。
等到他们发现不够了再派人过来,那个时候大明就有四个第一舰队的实力了。
你远渡重洋而来还添油战术,大明有足够的实力把你拖垮,然后战而胜之。
二月底内阁那边不少新问题陆续出现,由于这次兵变,大明只是上层动荡,对于底层结构基本没有大动。
这就导致地方上不少地方出现运转不灵的情况,有的有志气的人甚至给朱慈烺来了一个挂冠而去。
所以内阁迫切需要一批新人补充血液,希望朱慈烺能早点开恩科。
而准备了一个月之后,恩科的各项章程也已经制定妥当,朱慈烺当即宣布,大明复兴元年六月一日举行恩科考试。
之所以由推辞了三个月,实在是大明现在疆域太大,不给人家留够时间,人家可能赶不及考试。
方案一定,各大报纸都给予头版报导,原本已经提前出发的庆幸自己机智,那些还没有出发的算算路程,也定好了启程时间。
江南士林一边在文会上痛斥兵匪当道,文臣无出头之日,号召大家一起抵制复兴元年恩科,一边自己在家偷偷打点好行装北上赶考。
相比江南士林的口谦体正,其他地方就正常多了,就像西北河南这些地方是被流寇祸害的,原本的利益集团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