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于这一点,李墨也是很理解,毕竟他们并不是因为才华不及李寻欢,而是相貌不及李寻欢而排在李寻欢之下,因为明朝的官场上相貌也是有加分的。
想到这一点,李墨不由得想起当初会试之时那些考官看他的眼神,顿时打了个哆嗦,要知道有明一朝,士大夫阶层之中可是盛行男风……官场上的相貌加分不会是这么回事吧?
终于,卯时已到,钟响门开,宫门前登时一片寂静,紧张地气氛猛地占据了每个人地心神。
在经过一番复杂的形式程序之后,终于开始了考试。
殿试考的是策问,而李墨偏偏长于八股文,对于这些策问虽然也可以在其中引入后世的观点,但是谁知道会不会为主考之人所喜呢?
好在李墨还有天眼术,在场三百多人的试卷随便看,并且主要关注在谢迁、李寻欢、刘戬、王鏊等人的试卷上面。
李墨自然不是一味的照抄,却可以将四人的观点综合归纳、然后再下文字功夫,使之更有说服力。
等试完交卷后,还要阅卷读卷,这一点就是现代也是有的,毕竟你的试卷总要有人来判卷吧。
经过几天的阅卷读卷程序后,再经过传胪唱名之后,便开始张榜公布了。
在张榜公布之前,众考生绝大多数都像是失了魂似的,可是当张榜公布之时,却又如同发了疯似的。
直到看到自己在榜上的名次,虽然得意者有之,失意者有之,不过也没像《范进中举》一样夸张。
状元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开挂者李墨,榜眼乃是真材实料的谢迁,而探花还是落到了主角李寻欢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