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派诸人既已去得远了,众人也随即上路,往擂鼓山而去。
众人又赶了一段路,终于按请帖上所指路径,来到一座山脚下。抬头望去,入眼便是满山翠竹。
清风拂过,竹叶卷起层层绿浪,沙沙有声,更显山中幽静。李墨瞧见山脚边的一块石碑上以篆体刻着三个字,但是李墨可不认识篆体字,当下看向段誉。
段誉自小不爱习武,却是饱读诗书,认个篆体字只是小意思,当下道:“这是‘聋哑门’,二哥,看来就是此处没错了。”
李墨也点点头,苏星河自号“聪辩先生”,却是整日里不言不语,人皆以为其天聋地哑。
而他也创立一派,名曰“聋哑门”,门人皆是又聋又哑。江湖人于是更习惯称苏星河为“聋哑老人”。
这聋哑门中人的武功皆是不错,虽然并不太抛头露面,但在江湖中也算是名声不小。既然有碑在此,此山必是擂鼓山无疑。
李墨等人见山道险峻,马匹难行,便将马用缰绳拴在山脚的竹下,拾阶而上。几人皆是身怀武功,这区区山道,自然是不在话下。
几人也不着急,一边还欣赏山中美景。苏星河不愧出自“逍遥派”,连隐居之所,也是如此风景如画,清新淡雅。
山道几个转折过后,便是一处山谷,谷中尽是松树。虽是山谷,却无低洼之感,反有些豁然开朗。倚着北面的擂鼓山主峰,几处竹庐依山而建,与山林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竹屋之前一棵老松下,有一方大青石,石头顶上磨得十分平整,显是一块天然棋坪。坪前坐一老者,身后有几个随侍之人,低眉顺目。再看坪前老者,只是个矮瘦干瘪的老头儿,若不是双目中润泽精光,实与普通老者无异。
而那老者对面,却是个看起来与李墨年龄相若的青年。
李墨现在的样子还是和在穿越神雕之前一样,是二十六岁的样子,只是由于修炼了玄功,整个人看起来更加英伟不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