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逢纪,我又如何对付得了张绣。”文丑摇了摇头。
“若将军没有办法,可先派人将消息沿途告诉所郡县,让他们关闭城门,紧密防守,不要给张绣袭击的机会。
“只要防守得当,还是能拖住他进军的步伐,另一方面,将军要派人将消息告知主公,让主公尽快回邺城,不能为了对付吕布而将邺城置于敌军眼前。”
“其次我军仍旧需要追上张绣,不能让他在冀州腹地肆意妄为,如果不管不问,各郡县城必定会相继沦陷。”
蒋义渠说出了最为保守的办法,那就是以守为上,等待曹操和孔融的援军。
只要援军一到,那便是他们反败为胜的时机。
在文丑手足无措之际,是蒋义渠给他看到了希望,他激动道:“义渠,没想到能够将我拉出泥潭的人是你,若能够追上张绣并将他抓住,这功劳非你莫属!”
“将军廖赞了,明日我军尽早行动,切勿延误了战机!”
蒋义渠并没把功劳放在眼里,因为他很清楚,以他们目前情况,追上张绣的机会不足两成,这还谈什么立功,袁绍不怪罪他就算好了。
唯一能够挡住张绣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通知袁绍返回邺城,不要在常山与吕布一决胜负。
真正能够决胜的地方,应该是在魏郡。
正当文丑在追赶张绣,关羽放弃河间之时,袁绍的兵马已经抵达常山国元氏。
元氏乃常山的郡治,位于常山的东南面。
袁绍抵达元氏已有十日,并且不断派人打探吕布军的消息。
经过士兵打探,袁绍发现吕布已经进入常山,并且攻下上艾。
上艾距离元氏只有三百里远,吕布军若是进军的话,只需七天便能抵达。
虽然此时还未能看到敌军的一兵一卒,但袁绍已经强烈感受到敌人的杀气,仿佛吕布就出现在他的眼前一般。
议事厅内,袁绍召集麾下文臣武将商议应敌之策。
“诸位,如今斥候打探到吕布军就在上艾,他所带兵力应当在两万人之内,其兵锋直指元氏,如果元氏守不住,整个常山都会落入他手中,不知尔等是否有应敌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