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想打探诸葛亮身份,但吕布目前还不想暴露自己份,他对诸葛亮微微摇头。
诸葛亮心领神会,说道:“实不相瞒,我的从父诸葛玄曾与吕布有些交情,并且救过他的命,故他对我们诸葛家还算不错。”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诸葛家曾救过吕布,难怪此子能得吕布器重。
看来吕布也是为了报答诸葛玄的恩德,才给诸葛亮安排两位名师指导。
司马徽虽然不清楚吕布如何请得动王允和蔡邕,不过以吕布今时今日的地位,能够做到这一点倒也在情理之内。
吕布突然对司马徽抱拳道:“今日我等前来贵地,其实是想请水镜先生收诸葛亮为徒,能够让他学有所成。”
他原本还在思考该如何开口,但刚才诸葛亮已经在众人面子展露过本事,他相信司马徽会心动。
“你有所不知我收徒一般都只收村里的人。”司马徽隐居多年,教的也是村民的孩子,很少收外来子弟。
吕布有些急了,难道诸葛亮一点机会都没有,但司马徽突然话锋一转:
“话虽如此,但要是外来之人品性好并且资质高,我也乐于收其为徒,这两点诸葛亮均符合我要求。”
吕布心中大喜,如此说来诸葛亮能够拜司马水镜为师!
诸葛亮十分懂事,他跪下叩拜:“弟子诸葛亮拜见师父!”
司马徽没有立即点头答应,他说道:“等下,你先别急,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若你回答得当,我才收你为徒。”
“水镜先生请问。”
“其既然你已经有蔡邕与王允指导,为何还要来拜我为师,难道你觉得他们不如我吗?”
这个问题非常刁钻,要是诸葛亮点头认同,那就是对蔡邕和王允不敬,承认他们不如司马徽。
诸葛亮没有多想,他直言:“并非如此,二位师父都教了弟子许多本事,然而有些东西是他们不擅长的,故我才想拜水镜先生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