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动提亲

蔡邕说道:“若我们不收他为徒,你又如何?”

“那徒儿宁愿不拜师学艺,我们兄弟情深,应当同甘共苦,我有幸能得师父赏识,此乃上天眷顾,可我怎能得了师父而忘了兄弟,亮不敢舍弃手足,独享师父厚爱!”

诸葛亮这一番话说得感人肺腑,令人动情。

即使拜了名师,得到蔡邕与王允厚爱,他也不忘身边兄弟。

如此重情重义之人,怎能令人不爱。

蔡邕与王允原本都没有收诸葛瑾与诸葛均为徒的意思,但他们都被诸葛亮的话感动。

“伯喈,你看如何,要不要收他们为徒?”王允让蔡邕拿主意。

“天赋固然重要,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仁善之心,如此孩儿,我怎能错过。”

“师父,你真的愿收他们为徒吗!?”诸葛亮激动道。

“自是如此,诸葛亮,诸葛瑾,诸葛均,今日我收你们三人为徒,望你们日后勤奋好学,奋发图强,勿要让我等失望!”

“徒儿拜见师父,从今往后,必定用心苦学,不忘负师父教导之恩!”

诸葛亮,诸葛瑾与诸葛均同时跪下,给蔡邕与王允行师徒大礼。

诸葛玄大喜,今日三位侄儿都拜入名师,他已经足矣。

日后诸葛亮三兄弟能够成才,诸葛珪若是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

吕布原本还打算花费一番口舌说服蔡邕与王允收徒。

但没想到诸葛亮如此聪明,用一篇孙子兵法和感人肺腑的话就打动了蔡邕王允。

他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此事也让他感慨不已。

日后有诸葛亮这种大才辅助,何愁不平天下。

拜师结束后,诸葛亮等人先回去休息,毕竟他们远道而来,身体已经十分疲倦。

待休息一天,明日再来上课。

吕布突然想起一事,说道:“二老不知是否有空,我有一事想要商议。”

“奉先要说何事?”蔡邕疑惑道。

吕布看着他们,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扭捏,不知道如何开口。

二老感到奇怪,吕布性子耿直,向来有话就直说,从来不遮遮掩掩。

今日不知为何一反常态,完全不像他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