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儒主张

“其三,天子近在眼前,诸侯争先抢功,攻城时必定奋不顾身,士兵前仆后继,加上敌人兵力压制,又刚获大胜,士气极盛,我军又如何是对手!”

李儒考虑极为周全,一一列举无法固守洛阳的原因。

胡轸听完,哑口无言,他虽然不赞成,但也反驳不了。

打仗他比李儒擅长,但说到口才与智谋,十个他都比不上一个李儒。

董卓听完李儒的话后,觉得是这个道理,他又问:“依你之见,我军应该如何是好?”

“太师无须焦急,属下有一计可避眼下之祸。”

“是何妙计,文优速速说来。”

“太师只需下令迁都长安,便可高枕无忧了。”

“迁都长安!那岂不是要让我彻底放弃洛阳?”

董卓有些不大乐意,他在洛阳也有好一段日子了,已经掌控朝野,要是迁都,等于又要重头来过。

更何况他如此逃跑,岂不是明着告诉全天下人他害怕关东联军,连打都不敢打就跑,实在丢脸。

董卓武将出身,他实在不想做这种屈憋之事。

胡轸也反对道:“军师,两军尚未交锋,我等岂可先逃,这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就算我们迁都长安,你又如何保证联军不会追来?”

“胡将军,我们迁都长安并非害怕诸侯联军,只是暂避锋芒,打仗可不是光靠勇气便能取胜,还需计谋。”

“联军虽接连打胜仗,但他们并非铁饼一块,诸侯也各有利益,从内部分化他们,方是上策。”

“我们离开洛阳后在宫中留下金银珠宝,诸侯见之必定出手争抢,到时候他们还如何上下一心来追我们?”

李儒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董卓又问:“可迁都事关重大,我们愿意走,百姓跟百官可不一定愿意。”

李儒自信道:“这更简单了,把刀架在百官脖子上,他们岂敢不愿,至于百姓,我们只需一把火烧了洛阳,他们还能不跟来?”

“妙哉妙哉!本太师便依你计谋行事。”董卓拍手称快。

虽然离开洛阳较为可惜,但迁都长安也是不得已的选择,他决定采纳李儒计谋。